李冶

[唐朝] 李冶的诗词 拼音:lǐ yě 诗词作品:35首
李冶

基本信息

李冶的别称:字季兰(一作秀兰)

李冶的民族:汉族

李冶的出生地:复州竟陵(湖北天门)

李冶的出生时间:730年

李冶的逝世时间:784年

李冶的信仰:道教

李冶简介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李冶百科介绍

李冶(1192~1279)原名李治字仁卿自号敬斋真定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人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文学家诗人金正大末进士辟知钧州金亡北渡流落忻崞间常与元好问唱和世称元李晚家封龙山今河北省元氏县下隐居讲学元世祖至元初以翰林学士召就职期月以老病辞归能诗词有敬斋集今有考订之作敬斋古今黈40卷传世另著有测圆海镜12卷(1248年)益古演段3卷(1259年)泛说40卷壁书丛削12卷李冶在数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天元术设未知数并列方程的方法用以研究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和旁切圆的性质与杨辉秦九韶朱世杰并称为宋元数学四大家

李冶主要成就

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文学成就

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刘长卿对她的诗极其赞赏,称她为“女中诗豪”。高仲武评论说:“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形器既雄,诗意亦荡。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又说她“上比班姬(婕妤)则不足,下比韩英(兰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妪。”

她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一起,被人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清人汪如藻在修编《四库全书》时进献给乾隆皇帝的藏书中也有《薛涛李冶诗集》二卷。

生平

李冶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六岁那年,曾写下一首咏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却”,谐音“嫁却”。 她父亲认为此诗不祥: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为失行妇人。而这也不幸被他父亲言中(原文:季兰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令咏蔷薇云云。父恚曰:“必失行妇也。”后竟如其言)。

长大后出家为女道士的她依然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加及她又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和释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她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她的《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从来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在其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闻知她的诗才,特地召见她赴京入宫,那时,她已进入暮年,正栖身著名的花都广陵。接旨后,只得应命北上。她有七律《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其详词意,不类冶作”,似乎缺乏根据。

李冶的诗词

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
248 次浏览 五古

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220 次浏览 六古

明月夜留别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
166 次浏览 七绝

感兴

朝云暮雨镇相随去雁来人有
161 次浏览 七律

得阎伯钧书

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
149 次浏览 七绝

从萧叔子听弹琴,赋得三峡流泉歌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泉常
149 次浏览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季兰
145 次浏览

结素鱼贻友人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
144 次浏览 五绝

道意寄崔侍郎

莫漫恋浮名应须薄宦情百年
141 次浏览 五律

送韩揆之江西(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万里
141 次浏览

最爱纤纤曲水滨夕阳移影过
141 次浏览 七律

偶居

心远浮云知不还心云并在有
140 次浏览 七绝

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
140 次浏览

寄校书七兄(一作送韩校书)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不知
131 次浏览

春闺怨

百尺井栏上数株桃已红念君
124 次浏览 五绝

蔷薇花

翠融红绽浑无力斜倚栏干似
121 次浏览 七律

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
116 次浏览 五律

送阎二十六赴剡县

流水阊门外孤舟日复西离情
114 次浏览 五律

寄校书七兄(一作送韩校书)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馀不知
113 次浏览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
102 次浏览

唐朝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