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校书七兄(一作送韩校书)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岸,莫忘八行书。

翻译

李冶字季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是 唐时颇负诗名的女冠(女道士),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称“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这首诗是写寄给一位作校书郎(官名,职务是在中央政府做整理图书工作)的“七兄”的,从其内容可知此人其时当在自乌程赴任所、沿江而上的途中。在五言律体中,此诗算是写得很别致的。
律诗起句尤难,“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杨载《诗法家数·律诗要法》)但作者却只从眼前心境说起,淡到几乎漫不经意:“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既非兴比,又非引事,甚至未点题,更谈不上“突兀高远”,发唱惊挺了。但“无事”加之“蹉跎”,自能写出百无聊赖的心境,“岁月余”三字除写时令(岁晚),还兼带些迟暮之感。两句直逼出“寂寞”二字,对开启后文相思之意,也算得是很好的导入。
颔联点出“寂寞”,却又不是在说自家了。“芸阁”系政府藏书馆,“芸阁吏”即校书郎。“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不道自家寂寞清苦,反从七兄方面作想,为他的寂寞而耽忧,是何等体贴,何等多情呢。其实,自己的寂寞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这里写法又是推己及人,情味隽永。对于前一联,承接自然,同时仍是漫不经意,连对仗都不讲求,可谓不事雕琢,“不求深远”。诗写至此,很象一篇五古的开头,其徐缓的节奏,固然有助于渲染寂寞无聊的气氛,以传相思深情。但对律诗来说,毕竟篇幅及半,进一步发展诗情的余地不多,诗人将如何措手呢?
颈联一出,上述担心似乎是完全不必要的。高仲武赞云:“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盖五言之佳境也。”这两句想象七兄行程,上句写水程,水“远”舟“浮”,亦即“孤帆远影碧空尽”也,当是作者回忆或想象中目送七兄征帆的情景。汉代曾以“蓬莱”(神山,传说仙府秘籍多藏于此)譬“芸阁”,故此称七兄所乘舟为“仙棹”,这样写来,景中又含一层向往之情。下句写陆程,写“星”曰“寒”,则兼有披星戴月、旅途苦辛等意;“使车”惟“寒星”相伴,更形其寂寞,惹人思念。旅途风光以“寒星”、“远水”概之,写景简淡而意象高远。由于前四句皆情语,不免有空疏之感,此联则入景,恰好补救。其对仗天然工致,既能与前文协调,又能以格律相约制,使全篇给人散而不散的感觉。故二句之妙,又不止境佳而已。
从乌程出发,沿江溯行,须经过雷池(在今安徽望江县)。雷池一称大雷。刘宋文帝元嘉十六年秋,诗人 鲍照受临川王征召,由建业赴江州途经此地,写下了著名的《登大雷岸与妹书》。照妹 鲍令晖是女诗人,兄妹有共同的文学爱好,所以他特将旅途所经所见山川风物精心描绘给她,兼有告慰远思之意。
此诗结尾几乎是信手拈来这个典故,而使诗意大大丰富。“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由于这样的“提示”,便使读者从蹉跎岁余、远水仙棹、寒星使车的吟咏联想到那名篇中关于岁暮旅途的描写:“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逾十晨。严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登大雷岸与妹书》)从而,更能具体深切地体会到“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的淡语中,原来包含深厚的骨肉关切之情。女诗人以令晖自况,借大雷岸作书事,寄兄妹相思之情,用典既精切又自然。“莫忘寄书”的告语,形出己之不能忘情;盼寄书言“几行”,意重而言轻。凡此种种,都使这个结尾既富于含蕴,又保持开篇就有的不刻意求深、“于有意无意得之”的风韵。
这首诗作法不同于五律通常之例。它自不经意写来,初似散缓,中幅以后,忽入佳境,有愁思之意,而无危苦之词;至曲终奏雅,韵味无穷,正是“不求深远,自足雅音”(《唐诗别裁》),堪称律诗中别具风格的妙品。
(周啸天)

寄校书七兄(一作送韩校书)出处

全唐诗:卷805-2

李冶简介

生平

  • 出生地:复州竟陵(湖北天门)
  • 出生时间:730年
  • 逝世时间:784年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 信仰:道教

主要作品

《八至》《寄校书七兄》《明月夜留别》

主要成就

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百科介绍

李冶(1192~1279)原名李治字仁卿自号敬斋真定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人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文学家诗人金正大末进士辟知钧州金亡北渡流落忻崞间常与元好问唱和世称元李晚家封龙山今河北省元氏县下隐居讲学元世祖至元初以翰林学士召就职期月以老病辞归能诗词有敬斋集今有考订之作敬斋古今黈40卷传世另著有测圆海镜12卷(1248年)益古演段3卷(1259年)泛说40卷壁书丛削12卷李冶在数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天元术设未知数并列方程的方法用以研究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和旁切圆的性质与杨辉秦九韶朱世杰并称为宋元数学四大家
李冶

李冶的诗词

相思怨

[唐代]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八至

[唐代]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明月夜留别

[唐代]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感兴

[唐代]

朝云暮雨镇相随,去雁来人有返期。玉枕只知长下泪,银灯空照不眠时。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词。却忆...

从萧叔子听弹琴,赋得三峡流泉歌

[唐代]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泉常自闻。玉琴弹出转寥夐, 直是当时梦里听。三峡迢迢几千里,一时流入幽闺里。...

得阎伯钧书

[唐代]

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树秋。莫怪阑干垂玉箸,只缘惆怅对银钩。...

[唐代]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季兰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 令咏蔷薇云云。父恚曰:“必失行妇也。”后竟如...

结素鱼贻友人

[唐代]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道意寄崔侍郎

[唐代]

莫漫恋浮名,应须薄宦情。百年齐旦暮,前事尽虚盈。愁鬓行看白,童颜学未成。无过天竺国,依止古先生。...

送韩揆之江西(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

[唐代]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万里江西水,孤舟何处归。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应稀。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唐代]

最爱纤纤曲水滨,夕阳移影过青蘋。东风又染一年绿,楚客更伤千里春。低叶已藏依岸棹,高枝应闭上楼人。舞腰...

偶居

[唐代]

心远浮云知不还,心云并在有无间。狂风何事相摇荡,吹向南山复北山。...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