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富,谁知公子无缘。

翻译

【注释】:
首句“枉自温柔和顺”是指花袭人温柔和顺的性格,封建的道德观念,要求妇女“温柔和厚”,袭人就是这种封建道德的牺牲品。
第二句是“空云似桂如兰”。这里“似桂如兰”是古人常用来比喻人的美好品德的桂花、兰草。“空云”,也就是徒然说,是对桂和兰的否定。宋代 陆游有“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诗句。袭人姓花,原名蕊珠,宝玉就根据陆游的诗把她改名为花袭人。这里的桂兰也寓花袭人的名字。
第三句“堪羡优伶有福”是指袭人在宝玉出走后,袭人第一个离开贾府,嫁了给曾是唱戏的蒋玉函。而袭人也始终与“公子”,宝玉无缘分。

[评介]袭人的画面上是“一簇鲜花,一床破席”,暗寓“花”、“袭”二字。这首判词是对袭人俯首驯顺的奴才性格的嘲讽。

袭人和晴雯是两种思想品格截然不同的奴婢。她虽出身于劳动人民家族,但却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对主子俯首贴耳,百依百顺。有时还不惜出卖同伴,到主子面前告密、领赏。她就是 鲁迅先生所斥责的那种“津津乐道地赞赏美妙的奴隶生活并对和善的好心的主人感激不尽”的地地道道的奴才。

曹雪芹是带着憎恶和嘲弄的感情写这首判词的。他对袭人的所谓“美德”,冠以“枉自”、“空云”,对她的结局,冠以“堪羡”、“谁知”。本来袭人想凭着自己“温柔和顺”、“似桂如兰”的品貌,博得主子的欢心,第一个委身于宝玉,满有把握地想当个“姨奶奶”,但由于宝玉的出走,结果却事与愿违,在贾家难以安置的情况下,第一个卷起行李,恋恋不舍、凄凄惨惨地离去。

另处,根据“脂批”,袭人出嫁是在宝玉出家之前。高鹗的续书却写成在宝玉出家之后“不得已”才嫁了蒋玉函,这虽更合乎“人情世道”一些,但却与曹雪芹的原意不合,减轻了读者对她的厌恶,削弱了对她的批判。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出处

《红楼梦》第五回

曹雪芹简介

生平

  • 出生地:江宁(今南京)
  • 出生时间:约1715年5月28日(康熙五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
  • 逝世时间:约1763年2月12日(乾隆壬午除夕)

主要作品

《红楼梦》

百科介绍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性别男清代著名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境衰落而饱尝人世间的辛酸后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曹雪芹

曹雪芹的诗词

好了歌

[清代]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

宁府上房对联

[清代]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西江月

[清代]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

金陵十二钗正册——钗、黛

[清代]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太虚幻境对联

[清代]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葬花吟

[清代]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

好了歌注

[清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

警幻仙姑赋

[清代]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

杏帘在望

[清代]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红楼梦十二曲——引子

[清代]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梦曲-留余庆

[清代]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

回前诗

[清代]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