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愁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门掩落花春去后,窗窥残月酒醒时。柔如万顷连天草,乱比千寻匝地丝。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

咏愁注释赏析

注释

①币:“匝”的异体字。
②五侯:历史上称五侯的很多,这里泛指达官贵人。

简析

  曹植有一篇《释愁文》,把“愁”说成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为了表现“愁”,就把它“物化”了,说他能“推”可“握”,能来能去,能多能少,但形象不够鲜明。石象之的这首诗形象更鲜明,更生动。

  首联可以用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结尾来作注释:“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就是来得快而去得慢的“愁”为什么会“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原因。

  颔联是写最容易产生“愁”的环境。“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开头可能就是根据出句所描绘的景象写的。而对句则是依照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来概括的。

  颈联写“愁”之多,采用了夸张加比喻的修辞手法。李叔同“长亭外,古道旁,芳草碧连天”的歌词恐怕就是按照出句来加工的。而这种夸张,使“愁”这种心境更加显豁,更加感人。像唐宋诗词中的“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落红万点愁如海”,“一水牵愁万里长”等,都和这一句的表达效果一样。而这种比喻,严格地说并不是一般意义的比喻,因为二者之间没有相似点可言,而是以物感比喻心感的特殊比喻。

  尾联以“愁”之无处不在作结。除了达官贵人,终日灯红酒绿,可能暂时没有“愁”,每个人走到那里,“愁”就跟随身到那里,颇富有普遍性意义。诗人化无形为有形, 构成诗中的愁情图,这样形象化地写“愁”,自然生动有趣,能摄人魂,夺人魄,令人回肠荡气,产生共鸣。

翻译

译文
来时潜移暗度,去时慢慢悠悠;一半挂在眉梢,一半藏在心头。
春老花残红满地,半掩房门泪暗流;残月满窗深夜里,酒醒入去独淹留。
似一望无边的野草,风连浪续,细软轻柔;像一团绕地的乱丝,纠缠凌乱,无尾无头。
除了权势人家,谁能无虑无忧?看人世问时时处处,无论哪里都有忧愁!

注释
“门掩”句:李煜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语,欧阳修有“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语,分别写亡国哀愁和少妇悲愁。
窗涵:窗棂,窗格子。
连天草:王维《出塞作》有“白草连天野火烧”句。
千寻:形容丝长而多乱。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帀(zā)地丝:遍地的丝绳。帀,“匝”的异体字,遍地、满地的意思。
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称五侯,这里泛指达官贵人。

石象之的诗词

东掖四绝句·隔尘亭

[宋代]

山椒亭榭适徘徊,病膜烦襟斗顿开。若有尘埃何处隔,此中自是少尘埃。...

东掖四绝句·白莲庵

[宋代]

结社当年号白莲,师心应欲继前贤。有时中夜初回定,清磬一声秋月圆。...

东掖四绝句·不见如师

[宋代]

洗除尘垢访名蓝,不得相逢益自惭。松桂阴森香火冷,乱云空锁白莲庵。...

东掖四绝句·入天台

[宋代]

溪岑萦绕红尘外,殿阁欹危翠霭间。我见老僧无一事,老僧更羡白云閒。...

木兰花慢·喜琼筵乍启

[宋代]

喜琼筵乍启,似王母、宴瑶池。正珠履骈肩,群仙间坐,冰玉交辉。新词更兼旧曲,听歌声、宛转绕屏帏。一缕龙...

洞仙歌·霓旌降节

[宋代]

霓旌降节,缥缈蓬瀛里。前是骖鸾在人世。云衢沾圣泽,两地疏封,须信道,不减瑶台富贵。兰帏称寿日,朱紫盈...

咏愁·来何容易去何迟

[宋代]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门掩落花春去后,窗含残月酒醒时。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币地丝。除却...

不见如师

[宋代]

洗除尘垢访名蓝,不得相逢益自惭。松桂阴森香火冷,乱云空锁白莲庵。...

入天台·溪岑萦绕红尘外

[宋代]

溪岑萦绕红尘外,殿阁欹危翠霭间。我见老僧无一事,老僧更羡白云閒。...

醉蓬莱·庆朋良相遇

[宋代]

庆朋良相遇,夷夏均欢,福沾绵宇。扶日勋高,更补天力巨。学造渊微,文赓三圣,被褒语。来自丹台,生逢华旦...

白莲庵·结社当年号白莲

[宋代]

结社当年号白莲,师心应欲继前贤。有时中夜初回定,清磬一声秋月圆。...

声声慢·笙簧缭绕

[宋代]

笙簧缭绕,书鼓声喧,佳人对舞绣帘前。高卷铺衬,广列华筵。人人献香祝寿,捧流霞,永庆高年。名香爇,睹重...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