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咏煤炭注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乌金是煤炭。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融融燃起之炬火,浩浩犹如是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沉灰色的天。
钟鼎彝器之制作,全赖生成是原力。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是又饱又暖和。不辞辛劳不辞苦,走出荒僻山和林。

注释
1、混沌-指世界还没有开辟以前的状态。古人认为天地未开时“混沌如鸡子”。这里指大地。
2、乌金-指煤炭。
3、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借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
4、意最深-有深层的情意。
5、爝火燃回一句-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象春回大地一般。爝火:小火炬;浩浩;本意是形容水势大,这里引申为广大。
6、洪炉照破一句-炉火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
7、鼎彝-烹饪工具。鼎:炊具;彝:酒器。
8、元-依赖。
9、生成力-煤炭燃烧生成的力量。
10、铁石一句-古人以为铁石蕴藏在地下可以变成煤炭。意思是说: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予人类。此句和上面一句还有另一层意思:朝廷必须依靠臣民的忠心,并表示自己至死也要为国家出力。
11、苍生-老百姓。

鉴赏

  这首咏物诗,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为国为民的抱负。于写物中结合着咏怀。

  第一句:咏煤炭点题。

  第二句:正面抒怀,说这里蕴藏着治国安民的阳和布泽之气。“意最深”,特别突出此重点的深意。“春浩浩”承接“阳和”,“照破夜沉沉 ”,对照着写,显示除旧布新的力量。古人称庙堂宰相为鼎鼐,这里说宰相的作为,有赖于其人具有生成万物的能力,仍从煤炭的作用方面比喻。

  第三句:“铁石”句表示坚贞不变的决心,也正是于谦人格的写照。

  第四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从煤炭进一步生发,即杜甫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之意而扩大之。末句绾结到自己出山济世,一切艰辛在所甘心历之的本意,即托物言志。

  综上:

  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以兴国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句表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

翻译

注释
混沌(dùn):古代指世界未开辟前的原始状态。《三五历记》:“未有天地之时,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这里指未开发的煤矿。乌金:指煤炭,因黑而有光泽,故名。
阳和:原指阳光和暖。《 史记 ·秦始皇本纪》:“时在中春,阳和方起。”这里借指煤炭蓄藏的热力。意最深:有深层的情意。
爝(jué)火:小火,火把。《 庄子 ·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熄。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浩浩:广大无际貌。
烘炉:大火炉。
鼎彝(yí):原是古代的饮食用具,后专指帝王宗庙祭器,引申为国家、朝廷。这里兼含两义。鼎,炊具;彝,酒器。元:通“原”,本来。赖:依靠。生成力:煤炭燃烧生成的力量。
“铁石”句:意谓当铁石被消融而化为煤炭的时候,它仍有为人造福之本心。古人误认为煤炭是铁石久埋地下变成的。
苍生:老百姓。
白话译文
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融融燃起之炬火,犹如浩浩之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灰沉之夜空。
钟鼎彝器之制作,全靠原力之生成。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吃饱又穿暖。不辞辛劳与艰苦,走出荒僻之山林。

咏煤炭出处

<BR><BR>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于谦简介

明朝重臣、忠臣、民族英雄

生平

  • 出生地:浙江杭州府钱塘县
  • 出生时间:1398年5月13日
  • 逝世时间:1457年2月16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石灰吟》《节庵诗文稿》

主要成就

组织北京保卫战;改革军制

百科介绍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1]正统十一年(1446年),进京觐见因不向王振献媚送礼,引起王振不满遭其暗地指使其党羽李锡给他加上对明英宗不满的罪名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额森)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

于谦的诗词

石灰吟

[明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入京

[明代]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荒村

[明代]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立春日感怀

[明代]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孤怀...

过菊江亭

[明代]

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观书

[明代]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

咏石灰

[明代]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平阳道中

[明代]

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牙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

北风吹

[明代]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

除夜宿太原寒甚

[明代]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岳忠武王祠

[明代]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如何...

冬至日思亲

[明代]

客里逢佳节,天涯忆老亲。葭灰初应候,梅蕊渐回春。醉讶朱颜好,愁添白发新。孤云恒在望,翘首欲沾巾。...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