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后赋菊/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翻译

又题作:不第后赋菊

这首诗的题目,《全唐诗》作“不第后赋菊”,大概是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但《清暇录》只说此诗是 黄巢落第后所作,题为“菊花”。

重阳节有赏菊的风俗,相沿既久,这一天也无形中成了菊花节。这首菊花诗,其实并非泛咏菊花,而是遥庆菊花节。因此一开头就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意即等到菊花节那一天。不说“九月九”而说“九月八”,是为了与“杀”、“甲”叶韵。这首诗押入声韵,作者要借此造成一种斩截、激越、凌厉的声情气势。“待到”二字,似脱口而出,其实分量很重。因为作者要“待”的那一天,是天翻地覆、扭转乾坤之日,因而这“待”是充满热情的期待,是热烈的向往。而这一天,又绝非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即,而是如同春去秋来,时序更迁那样,一定会到来的,因此,语调轻松,跳脱,充满信心。

“待到”那一天又怎样呢?照一般人的想象,无非是菊花盛开,清香袭人。作者却接以石破天惊的奇句──“我花开后百花杀”。菊花开时,百花都已凋零,这本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照,以显示其间的必然联系。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是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了。这一句斩钉截铁,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

三、四句承“我花开”,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地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最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之士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格;这里却赋予它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民革命战士之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冲”、“透”二字,分别写出其气势之盛与浸染之深,生动地展示出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黄巢的两首菊花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艺术想象和联想是要受到作者世界观和生活实践的制约的。没有黄巢那样的革命抱负、战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样的奇语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奇想。把菊花和带甲的战士联结在一起,赋予它一种战斗的美,这只能来自战斗的生活实践。“自古英雄尽解诗”,也许正应从这个根本点上去理解吧。

(刘学锴)

黄巢简介

生平

  • 出生地:山东菏泽
  • 出生时间:元和十五年(820年)
  • 逝世时间: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

主要作品

《题菊花》、《咏菊》

主要成就

建立大齐政权、首创高层换届制度和四相制、拉开了唐朝覆灭的大幕

百科介绍

黄巢820~884年山东菏泽人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和过人胆识最终取代王仙芝而成为这场大起义的总领袖由他领导的这场大起义沉重的打击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为社会由分裂向统一过渡准备了条件从而推动了历史继续向前发展
黄巢

黄巢的诗词

菊花

[唐代]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题菊花

[唐代]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自题像

[唐代]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题菊花

[唐代]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第后赋菊

[唐代]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送刘散员同赋陈思王诗得好鸟鸣高枝

[唐代]

春林已自好,时鸟复和鸣。枝交难奋翼,谷静易流声。间关才得性,矰缴遽相惊。安知背飞远,拂雾独晨征。...

咏山·灵山峙千仞

[唐代]

灵山峙千仞,蔽日且嵯峨。紫盖云阴远,香炉烟气多。石梁高鸟路,瀑水近天河。欲知闻道里,别自有仙歌。...

赋得涉江采芙蓉

[唐代]

莲舟泛锦碛,极目眺江干。沿流渡楫易,逆浪取花难。有雾疑川广,无风见水宽。朝来采摘倦,讵得久盘桓。...

登楼望月

[唐代]

圆月当新霁,高楼见最明。素波流粉壁,丹桂拂飞甍。下瞰千门静,旁观万象生。梧桐窗下影,乌鹊槛前声。啸逸...

送舍利宿定普岩

[唐代]

仁祠表虚旷,祇园展肃恭。栖息翠微岭,登顿白云峰。映流看夜月,临峰听晓钟。涧芳十步草,崖阴百丈松。萧然...

登白马山护明寺

[唐代]

名岳标形胜,危峰远郁纡。成象建环极,大壮阐规模。层台耸灵鹫,高殿迩阳乌。暂同游阆苑,还类入仙都。三休...

登楼望月·皎洁三秋月

[唐代]

皎洁三秋月,巍峨百丈楼。下分征客路,上有美人愁。帐卷芙蓉带,帘褰玳瑁钩。倚窗情渺渺,凭槛思悠悠。未得...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