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碧云天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翻译

【注释】:
[1]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
[2]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
“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
“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芳草”历来也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如传为 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 无可能。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
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集评】

《词苑》引《历代诗余》:范文正公《苏幕遮》“碧云天”云云,公之正气塞天地,
而情语入妙至此。
邹祇谟《远志斋词衷》:范希文《苏幕遮》一阕,前段多入丽语,后段纯写柔情,
遂成绝唱。
许昂霄《词综偶评》: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天连水,水连山,山连
芳草;天带碧云,水带寒烟,山带斜阳。自上及下,自近及远,纯是一片空灵境界,即
画亦难到。下片触景生情。“黯乡魂”四句,写在外淹滞之久与乡思之深。“明月”一
句陡提,“酒入”两句拍合,“楼高”点明上片之景为楼上所见。酒入肠化泪亦新。足
见公之真情流露也。
继昌《左庵词话》:希文宋一代名臣,词笔婉丽乃尔,比之宋广平 赋梅花, 才人何
所不可,不似世之头巾气重,无与风雅也。
-------------------------
此词以低徊婉转、沉雄青刚的笔触,抒写了羁旅相思的情怀。词的上片写秾丽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下片直抒思乡情怀。全词大笔振迅,意境深阔。
上片起首两句点明节令,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廖廓苍茫、衰飒零落的秋景。
三、四两句,从碧天广野写到遥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黄叶地。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辨,如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所以说“寒烟翠”。“寒”字突出了这翠色的烟霭给予人的秋意感受。这两句境界悠远,与前两句高广的境界互相配合,构成一幅极为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图。
上片结尾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这三句在写景中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着一“情”字,更为上片的写景转为下片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渲染和铺垫。
过片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乡魂,即思乡的情思,与“旅思”意近。两句是说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见。
下片三、四两句,表面上看去,好象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为深切婉曲。“明月”句写夜间因思旅愁而不能入睡,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独自一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怅惘之情。
结拍两句,写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之泪,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这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而又自然。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触发下发展到最高潮,词至此黯然而止。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这首词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即阔远之境、秾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范仲淹简介

生平

  • 出生地: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
  • 出生时间:公元989年10月1日
  • 逝世时间:公元1052年6月19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范文正公文集》《睢阳学舍书怀》

主要成就

庆历新政,戍边御敌,执教兴学

百科介绍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  ),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概述图来源:清殿藏本范仲淹像  )
范仲淹

范仲淹的诗词

岳阳楼记

[宋代]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

渔家傲

[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

苏幕遮

[宋代]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

御街行

[宋代]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

江上渔者

[宋代]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定风波

[宋代]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

[宋代]

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尺素本空空。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宴堂...

河朔吟

[宋代]

太平燕赵许闲游,三十從知壮士羞。敢话诗书为上将,犹怜仁义对诸侯。子房帷幄方无事,李牧耕桑合有秋。民得...

武夷茶歌

[宋代]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宋代]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人...

酬滕子京同年

[宋代]

谢家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耽海上游。疏懒几忘传笔梦,寂寥仍有负薪忧。欲歌兰雪归真隐,敢向簪轩竞急流。如共...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

[宋代]

交亲莫笑出麾频,不任纖机祇任真。远护玉关犹竭力,入陪金铉敢周身。素心直拟圭无玷,晚节当如竹有筠。道本...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