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翻译

[注释](1)天街:旧称帝都的城市。稣: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脂肪,即酥油。



[译文]初春的小雨落到京城的街道上,犹如酥油一样柔腻光滑,绿茸茸的细草,远看似青,而近看似无。这种景致正是一年中最美的,胜过春末满城佛动着的如烟如雾的杨柳。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 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 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 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象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是呀,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钱仲联徐永端)

韩愈简介

生平

  • 出生时间:768年
  • 逝世时间:824年12月25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等

主要成就

倡导古文运动

百科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1],祖籍河南邓州,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2]。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2]。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3]韩愈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韩愈

韩愈的诗词

师说

[唐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

杂说四·马说

[唐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

初春小雨

[唐代]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雪

[唐代]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晚春

[唐代]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山石

[唐代]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唐代]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君歌声酸辞正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唐代]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石鼓歌

[唐代]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

祭十二郎文

[唐代]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

游城南十六首·晚春

[唐代]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城南联句

[唐代]

竹影金琐碎,——孟郊 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叶,——韩愈 翡翠开园英。流滑随仄步,——孟郊 搜寻...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