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

远闻房太守,归葬陆浑山。一德兴王后,孤魂久客间。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他日嘉陵涕,仍沾楚水还。丹旐飞飞日,初传发阆州。风尘终不解,江汉忽同流。剑动新身匣,书归故国楼。尽哀知有处,为客恐长休。

翻译

闻上加承字,尊故相也。【鹤注】琯卒于广德元年,权窿阆州。二年春,公有诗别其墓。今云“孤魂久客间”,则此诗作于永泰元年,是时公在云安,故云“远闻”,又云“风尘终不解”,其年吐蕃、回纥寇边也。

远闻房太尉①,归葬陆浑山②。一德兴王后③,孤魂久客间④。孔明多故事⑤,安石竟崇班⑥。他日嘉陵泪,仍沾楚水还⑦。

(首章,哀思故相,欲候哭于夔江也。一德而多故事,言生前相业。孤魂而竟崇班,言殁后赠典。嘉陵泪,初哭于阆州。楚水还,再逢于夔州。【黄生注】孔明、安石,皆身历两朝者,比房相独切。公田园在东都,常有归志,今哭公于此地,空有泪逐榇还而已。还字,仍挽归葬。)

①赵曰:旧本作 太守,非。善本作太尉,盖琯适汉州刺史,召拜刑部尚书,道病卒,赠太尉,不应呼之为太守也。② 宋之问诗:“归葬出三条。”《唐书》:琯,河南人,宰相 房融之子,少好学,与东平吕向借隐陆浑山十年。郑曰:《十道志》:陆浑山在洛阳。诛曰:昔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者,言此地当夷,后为陆浑之戎所有,山因而得名。③【钱笺】 房琯建分镇之议,定兴复之功,故以一德兴王许之。 司空图《房太尉汉中》诗云:“物望倾心久,凶渠破胆频。”注谓禄山初见分镇诏书,叹曰:“我不得天下矣,非琯无能画此计者。”《书》:“咸有一德。”宋之问诗:“业重兴王际。”④ 孔融诗,“孤魂游穷暮。”《后汉书》:温序为隗嚣所杀,丧到洛阳,赐城旁地为冢,长子寿梦序曰:“久客恩乡里。”寿即上书,请骸骨归葬。⑤《蜀志》:陈寿与荀最等,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二十四篇以进。⑥《谢安传》:安薨时年六十六,帝三日临于朝堂,赐东园秘器朝服,赠太傅,溢曰文靖。及葬,加殊礼,依大司马桓温故事。《王献之传》:谢安薨,赠礼有异同之议,献之与 徐逸共明安之忠勋,遂加殊礼。⑦鹤曰:嘉陵江,在果州。果与梓、间为邻。楚水,夔已下之江也。 江淹赋:“楚水而吴江。”

其二

丹施飞飞日①,初传发问州②。风尘终不解, 江汉忽同流。剑动亲身匣,书归故国楼③。尽哀知有处④,为客恐长休。

(次章,伤心归榇,欲终哭于东都也。间州起殡,应前嘉陵江。故国归葬,应前陆浑山。三四,时危而忆老臣。五六,物在而悼人亡。公思尽哀葬所,又恐客死不还,盖痛房而兼自痛矣。)

①丹旐,铭旌也。 王褒《送葬》诗:“丹旐书空位。”《寡妇赋》:“飞旐翩以启路。”虞世基诗:“飞飞未得栖。”②阆州有汉水,即嘉陵江。房公之榇,自西汉而下夔江,故云江汉同流。③【吴注】亲身匣,旧引《左传》“不识属辟”,疏云:属,次大棺。辟,亲身棺也。匣即蚊龙玉匣。未确。按剑动匣中,直指剑匣,非谓棺也。 谢惠连诗:“裁为亲身服,着以俱寝兴。”亲身二字亦可相证,何必引《左传》疏文乎?【黄生注】剑动,言灵爽所凭。书归,言手泽所存。④《史记·孔子世家》:“各复尽哀。”《淮南子》:“丧者所以尽哀。” 刘克庄曰:子美与房馆善,其为哀挽,方之孔明、谢安。投赠哥舒翰诗,盛有称许,比之廉颇、魏绛。然《陈涛斜》、《潼关》二诗,直笔不少恕,或疑与素论相反。愚谓翰未败,非事前所知。琯虽败,犹不失为名相。及二人各败,又宜笔不恕,所以为诗史也,何相反之有。
-----------仇兆鳌《杜诗详注》-----------

杜甫简介

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生平

  • 出生地: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先天元年(712年)
  • 逝世时间:大历五年(770年)冬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望岳》《登高》《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百科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1-3]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4]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5-6]
杜甫

杜甫的诗词

八阵图

[唐代]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春望

[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

[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夜喜雨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

石壕吏

[唐代]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

月夜忆舍弟

[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登高

[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

登岳阳楼

[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蜀相

[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