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注释赏析

赏析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这里的“时”,即时会,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命论成分,其实是出于误解。“何苦”,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当然,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罗隐反对嫁罪妇女的态度是一贯的。僖宗广明年间(880—881),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四川,至光启元年(885)才返回京城。诗人有《帝幸蜀》一首绝句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阿蛮”即“阿瞒”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联系《西施》作比照,一咏史,一感时,题材不同,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这样看来,《西施》的意义又何止为历史作翻案而已!

翻译

译文
国家兴亡衰败自有其时运,吴人又何苦埋怨是西施使他们国家灭亡的呢?
如果西施知道怎样颠覆吴国,那么后来让越国灭亡的又是谁呢?

注释
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
何苦: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可用否定式)。
解:懂,明白,理解。
亡:灭亡。

罗隐简介

洛克王国中的宠物

生平

  • 出生地:杭州新城
  • 出生时间:公元833年2月16日辰时
  • 逝世时间:公元910年1月26日巳时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甲乙集》《谗书》《太平两同书》

主要成就

诗歌与讽刺小品创作

百科介绍

罗隐,是洛克王国早期较强力的一只宠物,高种族和强技能成就了他不朽的传奇。可以说是洛克王国人手必备一只的杀伤性强的武器。曾是大家一致公认的石系、恶魔系之王。神技“回击”就是他驰骋江湖的标志。
罗隐

罗隐的诗词

[唐代]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江南

[唐代]

玉树歌声泽国春,累累辎重忆亡陈。 垂衣端拱浑闲事,忍把江山乞与人。...

[唐代]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春风

[唐代]

也知有意吹嘘切,争奈人间善恶分。 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浮云

[唐代]

溶溶曳曳自舒张,不向苍梧即帝乡。莫道无心便无事,也曾愁杀楚襄王。...

黄河

[唐代]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三千...

江北

[唐代]

废宫荒苑莫闲愁,成败终须要彻头。 一种风流一种死,朝歌争得似扬州。...

岁除夜

[唐代]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台城

[唐代]

水国春常在,台城夜未寒。丽华承宠渥,江令捧杯盘。宴罢明堂烂,诗成宝炬残。兵来吾有计,金井玉钩栏。...

使者

[唐代]

使者衔中旨,崎岖万里行。人心犹未革,天意似难明。 四海霍光第,六宫张奉营。陪臣无以报,西望不胜情。...

赠妓云英

[唐代]

锺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塞外

[唐代]

塞外偷儿塞内兵,圣君宵旰望升平。碧幢未作朝廷计, 白梃犹驱妇女行。可使御戎无上策,只应忧国是虚声。...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