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踏莎行注释赏析

注释

⑴碧海:指海上神山。
⑵瑶台:指陆上仙境。

赏析

  此词写别情,深婉含蓄。以结句为最妙,蕴藉而韵高,颇耐赏玩。

  上片起首三句:“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说没有波涛的险阻,要往瑶台仙境,也有路可通,原来可以双飞同去,但当时却没有这样做;此时“思量”起来,感到“不合”,有些后悔。碧海,指海上神山;瑶台,《离骚》有这个词,但可能从《穆天子传》写西王母所居的瑶池移借过来,指陆上仙境。接着两句:“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是说放弃双飞机会,让“意中人”轻易离开,此时后悔莫及,可就是“山长水远”,不知她投身何处了。“轻别”一事,是产生词中愁恨的特殊原因,是感情的症结所在。一时的轻别,造成长期的思念,“山长”句就写这种思念。

  下片,“绮席凝尘,香闺掩雾”,写“意中人”去后,尘凝雾掩,遗迹凄清,且非一日之故。“红笺小字凭谁附”,音讯难通,和《鹊踏枝》的“欲寄彩笺兼尺素”而未能的意思相同。“高楼目尽欲黄昏”,既然人已远去,又音讯难通,那么登高遥望,也就是一种痴望。词中不直说什么情深、念深,只通过这种行动来表现,显得婉转含蓄。后接以“梧桐叶上萧萧雨”一句,直写景物,实际上景中有情,意味深长。比较起来,温庭筠《更漏子》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虽然妙极,恐怕也失之显露了。

  晏殊整整做了五十年的高官。他性格“刚峻”(《五朝名臣言行录》),处事谨慎,没有流传什么风流艳事。他自奉俭约,但家中仍然蓄养歌妓,留客宴饮,常“以歌乐相佐”(《避暑录话》)。他喜欢纳什么歌妓、姬妾,是容易做到的。照理,他生平不会在男女爱情上产生多少离愁别恨,但他词中写离愁别恨的却颇多。这可能和当时写词的风气有关:酒筵歌席上信手挥写,以付歌妓、艺人歌唱,内容不脱晚唐、五代以来的“艳科”传统;也可能和文学创作的特点有关:它可以描写人们的普遍感情,不限于作者的自我写照。

赏析

  此词写别情,深婉含蓄。以结句为最妙,蕴藉而韵高,颇耐赏玩。

  上片起首三句:“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说没有波涛的险阻,要往瑶台仙境,也有路可通,原来可以双飞同去,但当时却没有这样做;此时“思量”起来,感到“不合”,有些后悔。碧海,指海上神山;瑶台,《离骚》有这个词,但可能从《穆天子传》写西王母所居的瑶池移借过来,指陆上仙境。接着两句:“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是说放弃双飞机会,让“意中人”轻易离开,此时后悔莫及,可就是“山长水远”,不知她投身何处了。“轻别”一事,是产生词中愁恨的特殊原因,是感情的症结所在。一时的轻别,造成长期的思念,“山长”句就写这种思念。

  下片,“绮席凝尘,香闺掩雾”,写“意中人”去后,尘凝雾掩,遗迹凄清,且非一日之故。“红笺小字凭谁附”,音讯难通,和《鹊踏枝》的“欲寄彩笺兼尺素”而未能的意思相同。“高楼目尽欲黄昏”,既然人已远去,又音讯难通,那么登高遥望,也就是一种痴望。词中不直说什么情深、念深,只通过这种行动来表现,显得婉转含蓄。后接以“梧桐叶上萧萧雨”一句,直写景物,实际上景中有情,意味深长。比较起来,温庭筠《更漏子》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虽然妙极,恐怕也失之显露了。

  晏殊整整做了五十年的高官。他性格“刚峻”(《五朝名臣言行录》),处事谨慎,没有流传什么风流艳事。他自奉俭约,但家中仍然蓄养歌妓,留客宴饮,常“以歌乐相佐”(《避暑录话》)。他喜欢纳什么歌妓、姬妾,是容易做到的。照理,他生平不会在男女爱情上产生多少离愁别恨,但他词中写离愁别恨的却颇多。这可能和当时写词的风气有关:酒筵歌席上信手挥写,以付歌妓、艺人歌唱,内容不脱晚唐、五代以来的“艳科”传统;也可能和文学创作的特点有关:它可以描写人们的普遍感情,不限于作者的自我写照。

晏殊简介

生平

  • 出生地:抚州临川(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
  • 出生时间:公元991年
  • 逝世时间:公元1055年2月27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

主要成就

北宋名相、婉约派著名词人,与子晏几道并称“二晏”

百科介绍

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属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1]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婉丽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他亦工诗善文原有诗文二百四十卷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胡亦堂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2]
晏殊

晏殊的诗词

破阵子

[宋代]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浣溪沙

[宋代]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

[宋代]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寓意

[宋代]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

浣溪沙

[宋代]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清平乐

[宋代]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微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

木兰花

[宋代]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峥琮。入破舞腰红乱旋。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宋代]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

木兰花

[宋代]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

踏莎行

[宋代]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

清平乐

[宋代]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

浣溪沙

[宋代]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