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花·花朝春分

轻风皱瀫,稚雨烘烟,小院嫌岑寂。燕归曾识。剪芳痕、依旧草昏南陌。分来国色。都不管、寒香狼藉。空几度、阴晴费了,染成一庭碧。屈指韶光堪惜。艳冷辉迟,喜花期兹日。风信迢遥,更倡条、嫩叶数番消得。听残玉笛。临画槛、杏杉吹湿。怅无憀、远黛轻柔,薄恨依然积。

华胥简介

背景信息

  • 民族:华夏族

主要成就

伏羲和女娲之母,创始中华文明

百科介绍

华胥,也称华胥氏,风姓,故里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华胥是中国上古时期华胥国的女首领,她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炎帝和黄帝的直系远祖,誉称为“人祖”,是中华文明的本源和母体  ,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始祖母”  。伏羲、炎帝、黄帝功勋卓著,在华夏文明史中位列“三皇五帝”,中华民族由此兴盛  。关于华胥的记载最早见于《列子·黄帝》,其后上百种典籍均有记载。 华胥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杰出的部落女首领,相传她踩雷神脚印,感应受孕  ,生伏羲和女娲  ,传嗣炎帝黄帝,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在八千多年前,华胥为了部族生存,带领远古先民们不断游徙,足迹遍布黄河流域,创造了中国的渔猎、农耕文化,开创了中华文明史  。“华夏”和“中华”中的“华”字皆源于华胥(一说是源于华山,也位于陕西)  。学界普遍认为,处于黄河流域上中游的华山方圆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华山的得名,除了其山形像“花”(古代“花”与“华”同)之外,还因为华胥氏族就生息、繁衍在华山之阳。因此,中华民族之“华”源于华胥之“华”。  华胥逝世后,卜葬故里孟岩,即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历代文献典籍的记述表明,华胥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从华胥到华夏,从华夏到中华,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她彰显出了中华民族的同根、同源和血脉亲情。因此,华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华胥

华胥的诗词

夜合花·七夕前二夕遣伻返锡感赋

[清代]

无泪堪挥,有愁难寄,几番梦冷江枫。焦阴渐老,犹将书卷重封。银河近,故园通。早归心、惊落秋空。更凝睇处...

宴清都·嘉禾遇曹希文,同过武原,下榻书巢

[清代]

不减冶游兴。韶光在。霏微絮乱烟暝。秦驻花殷,由拳浪软,去留难定。寻了熟鹭训鸥,许重过、书巢鹤艇。怅春...

临江仙·题竹斋

[清代]

不道百城雄据,须教万卷长添。高斋特立倚云天。郑家书带,曾裹碧阶前。最是纸窗深处,嫌他暮雨无边。一枝空...

虞美人·过恽元介话旧

[清代]

髫年挑尽兰缸话。引剑青尊下。几回花发几销魂。长共一帘蟾彩向黄昏。君今自在青云上。蓑笠容来往。藓阶留印...

桂枝香·寄怀白下何次德孝廉

[清代]

新凉时节。怅秣陵潮远,鸣鸡天末。蓼雨颦波,不尽闲愁相接。断蝉岂为西风老,伴孤吟、一枝凄绝。雁绳横写,...

殢人娇·赠妓,同周雪客、王衣尚赋

[清代]

黛色风轻,粉痕潮浅。亸燕尾、绿云双剪。炭兽炉边,雪猊帘畔,任顾曲、吹笙泥他柔暖。晓阁瞢腾,晚香零乱。...

法曲献仙音·访济宁杨仙磴广文

[清代]

雁齿横桥,鸭头匀水,烟艇旋寻芳渚。岸柳分阴,砌苔侵雨。依稀旧曾游处。问人在桐花下,绿窗睡正午。乍相遇...

一萼红·秋海棠

[清代]

启扉筠,怕尖风零雨,愁绝倚栏人。翠袂笼寒,粉容倦昼,泪眸依旧伤春。相怜处、双鬟移照,篝影暗、曾误湿仙...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