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积潦乘秋见

积潦乘秋见,鸣螀满地生。薄言风有隧,遑恤雨无正。河北多艰食,天南未解兵。十年留滞尽,乡国意纵横。

李因笃简介

生平

  • 出生地:山西省洪洞
  • 逝世时间:1692年

背景信息

  • 信仰:关学

主要成就

弘扬关学

百科介绍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祖籍山西省洪洞。晚年移居陕西富平,明亡后他奔走各地,进行反清活动。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 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 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李因笃一生安贫乐道,勤于研读,执教著文,毕生不倦,学识渊博,著述宏富。他在经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清初散文家汪琬与人论师道书谓:“当代未尝无可师之人,其经学修明者,吾得二人焉。曰顾子宁人,李子天生”。说明他当时在经学方面可与顾炎武齐名。他主张“经世致用”之学,主张“师古不泥其意,用法不求其人”,认为深入经学的目的,在于通晓古今治国之道,以利于国计民生,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他的学术实践中。
李因笃

李因笃的诗词

望岳·太华三峰列峻屏

[清代]

太华三峰列峻屏,晴霄飞翠下空溟。晓云东抱关河紫,秋色西来天地青。玉女盆中寒落黛,仙人掌上接明星。乱馀...

旧年宁人先生以无妄系济南走书报

[清代]

卧病三秋色,怀人五岳情。凉飙吹梦起,啄雀唤愁生。客返关中路,书传历下城。倒衣初罢枕,垂涕复沾缨。《巷...

赠高大扶南

[清代]

大雪同辞汉苑钟,微霜已带楚天松。长临玉树怜车骑,独傍青云美仲容。雨散远林明薜。...

登代州白人岩因饮孙园

[清代]

万仞悬孤嶂,双厓划一门。好人多在野,春水自依村。雨走空天角,松藏老石根。危梯攀古洞,仿佛说桃源。...

过前中尉子斗先生旧第有感

[清代]

碧瓦堂还在,金闺籍已更。萋萋秋草合,惨惨暮霜明。一老悲刘向,三闾吊屈平。城南寻别墅,转托旧坊名。...

得澄一书·春渚曾先雁北征

[清代]

春渚曾先雁北征,旅途归翼早长鸣。书来塞上逢霜信,客在天涯对月明。长俟河清怜赵壹,漫嗟兰馥怨张衡。飞飞...

程义士婴墓·藉地愁无似

[清代]

藉地愁无似,凭高泪不穷。古渠移数壑,新雨落双虹。故国浮云外,中原蔓草中。乱余忆黄绮,流汗浃臣躬。...

秋兴·镇逆城为驿

[清代]

镇逆城为驿,传邮吏摄防。两河冲市暗,群草漫山黄。犊挂新耕垒,莺啼古战场。抱关遭所识,曾与赋《东光》。...

秋兴客·曲江池水已成墟

[清代]

曲江池水已成墟,江岸篱花傍客车。采地纵观周召邑,沧波高枕汉唐渠。村舂廖落斜阳里,野哭分明旧创馀。咫尺...

过军都·鲁卫无公族

[清代]

鲁卫无公族,松楸有故枝。尚怀行露意,空及采蘩时。岁久愁风雨,天高冷梦思。白云俱不返,遗恨鼎湖诗。...

雁门关·遥岭哀笳走塞阴

[清代]

遥岭哀笳走塞阴,碛亭搔首一沾襟。羽书迢递传西北,营垒凄凉阅古今。烟绕游丝春色澹,树连飞翠夕阳深。椎牛...

题世胄都指挥使崔公汝明像

[清代]

高皇养士三百秋,卫帅食恩等通侯。铭钟书帛列上第,金樽玉案罗群羞。一朝河上度欃氛,虎啸崤函不忍闻。赤帜...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