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之燕别弟攒室

诘旦将戒徒,独步登山冈。泪枯不能落,四顾魂飞扬。往时重暂别,而今轻远行。岂忘岵屺诗,言此裂中肠。死者不可留,何况客异乡。家贫无储蓄,老母甘糟糠。翁性嗜醇醪,客至羞壶觞。所恨尔长逝,出门增恛惶。尔能奉晨昏,细大无遗亡。长兄虽笃谨,不若尔精详。日夕下山去,身世两茫茫。

方苞简介

生平

  • 出生地:江宁府六合县(今南京市六合区)
  • 出生时间:康熙七年四月十五日(1668年5月25日)
  • 逝世时间:乾隆十四年八月十八日(1749年9月29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等

主要成就

创立桐城派

百科介绍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  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清代文学家。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方苞考取江南乡试第一名。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考中进士,因母亲生病而归家,未出仕。康熙五十年(1711年)因戴名世《南山集》案被牵连入狱。赦出后隶属汉军旗籍,入值南书房。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充任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时期,赦出旗籍,重归汉籍。累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时期,再入南书房,任礼部右侍郎、经史馆总裁等职。乾隆七年(1742年),辞官归家。乾隆十四年(1749年),方苞病逝,年八十二岁。 方苞为学以程、朱为宗,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追求道与文并重。他以简严精实的文风,在“义法”理论指导下,把古文写得清新雅洁、自然流畅,并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在清初文坛独树一帜。  方苞的思想在后世发展出了“桐城派”散文,方苞也因此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概述图来源:  )
方苞

方苞的诗词

展断事公墓·不拜称元诏

[清代]

不拜称元诏,甘爰十族书。壮心同岳柱,寒骨委江鱼。天壤精英在,衣冠想像馀。拜瞻常怵惕,忠孝捡身疏。...

左忠毅公逸事

[清代]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明妃·汉帝惜艳色

[清代]

汉帝惜艳色,明妃出后宫。曲中留哀怨,横塞诗人胸。茑萝随蔓引,性本异贞松。众口不瑕疵,多怜所遇穷。若使...

拟子卿寄李都尉

[清代]

汎桴委惊湍,隈隈任所触。大冶自镕金,焉能顺其欲。羁鸿隐朔漠,飞翔翼常缩。独鹤栖瑶林,长鸣念溪谷。不闻...

展断事公墓

[清代]

高皇肃人纪,义气忾环瀛。作庙褒余阙,开关送子英。微臣知国耻,大节重科名。呜咽穷泉路,应随正学行。...

挽李馀·金门同载笔

[清代]

金门同载笔,玉垒数遗诗。万里面如觌,千秋事所期。官移临震泽,天与豁离思。再会无私语,劬躬答主知。...

薄暮自枞阳渡江赴九华

[清代]

名山如胜友,未见意难忘。即事得馀隙,扁舟下夕阳。閒情恋云水,浪迹暂家乡。身世何终极,空嗟去日长。...

挽李馀·公既为邦伯

[清代]

公既为邦伯,翻称门下生。自惭无道术,焉敢正师名。抱病仍求益,忧民实至诚。斯人若弦剪,终古志难平。...

川姑墓·欲践曹娥迹

[清代]

欲践曹娥迹,孤嫠谁保持。门缨中有变,节孝两无亏。七十不环瑱,千秋作表仪。忠魂应少慰,有女是男儿。...

严子陵·君臣本朋友

[清代]

君臣本朋友,随世分污隆。先生三季后,独慕巢由踪。真主出儒素,千秋难再逢。故人同卧榻,匪直风云从。孤高...

陶渊明·陶潜经世人

[清代]

陶潜经世人,志不关沮溺。观其咏春蚕,自视侪禹稷。东皋日荷锄,忧勤同运甓。春风沂水情,孔颜宜命席。...

挽李馀三方伯

[清代]

盛夏轩车至,精强倍往时。谁知交手别,永与故人辞。六郡迟膏雨,三吴满涕洟。衰残失素友,愁病更难支。...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