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鸷词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宁知下鞲时,翅重飞不得。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翻译

注释
逐兽:追赶野兽,打猎。
鹰隼(sǔn):也叫鹘(hú),凶猛的鸟。
纵观:通观,从头看到尾。
笃(dǔ):厚,这里指肥胖。
资:依靠。
鲜(xiǎn)力:力量小的动物。
昧:不明白,不懂。
日日:一作“日月”。
探:掏取。
网:用如动词,用网捕。
黄口:带黄嘴丫的小鸟。
旦莫:一作“旦暮”。
宁(nìng):岂、哪里。
韛(gōu):古代射箭时用的臂衣,打猎时让鹰站在上面。
毰(péi)毸(suī):羽毛散张的样子。
林表:树梢。
啄:鸟用嘴取食的动作。这里指鸟的食物。
白话译文
养鸷词
在路上遇着一个行围射猎的少年,正呼唤着鹰隼去袭击飞禽走兽,我因而从头观看到尾,少年终于一无所获。过路的人有个曾经从事过这个的说:“鸷禽这种东西,饿了才能为人所利用,今天这个鸷鸟喂得过饱,所以才这样。”我有感于此,作了这首《养鸷词》。
养鸷鸟并不是为了观赏,而是围猎时的辅助工具。少年不懂鸷禽饥则为用,精心地喂食日月不停息。
他掏雏鸟又网黄口小鸟,使鹰鸷从早到晚有余食。哪知在追捕猎物的时候,鸷翅膀过重飞也飞不起。
鸷鸟懒洋洋地蹲在树梢,任凭狡兔南边跑到北边。吃的喝的早已供给丰足,怎么能劳动起它的羽翼。

养鸷词出处

全唐诗:卷354-22

刘禹锡简介

生平

  • 出生地:河南洛阳
  • 出生时间:772年
  • 逝世时间:842年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

主要成就

永贞革新、诗歌创作治理州郡

百科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1],又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2],其先中山靖王刘胜[3],晚年自号庐山人。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4]。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5],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刘禹锡

刘禹锡的诗词

陋室铭

[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

浪淘沙

[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秋词

[唐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

和乐天耳顺吟兼寄敦诗

[唐代]

吟君新什慰蹉跎,屈指同登耳顺科。邓禹功成三纪事, 孔融书就八年多。已经将相谁能尔,抛却丞郎争奈何。...

乌衣巷

[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望洞庭

[唐代]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竹枝词

[唐代]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石头城

[唐代]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

[唐代]

长忆梁王逸兴多,西园花尽兴如何。近来溽暑侵亭馆, 应觉清谈胜绮罗。境入篇章高韵发,风穿号令众心和。...

途中早发

[唐代]

马踏尘上霜,月明江头路。行人朝气锐,宿鸟相辞去。 流水隔远村,缦山多红树。悠悠关塞内,往来无闲步。...

春词

[唐代]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