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南园春半踏青时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归。

翻译

【注释】

①日长:春分之后,白昼渐长。《春秋繁露》:“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
而寒暑平。”
②慵困:懒散困乏。

【评解】

前人谓“冯词如古蕃锦,如周、秦宝鼎彝,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此词写仲春景
色,豆梅丝柳,日长蝶飞,花露草烟,秋千慵困,画梁双燕,令人目不暇接。而人物踏
青时的心情,则仅于“慵困”、“双燕栖”中略予点泄,显得雍容蕴藉。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南园美景如画,春色撩人。写景句含婉转之情,可
谓情景两得。词家之妙诀也。
---------------------------
此词描写少妇因游春有感而忆所思的 无可排遣之情。
首句点明时序:芳春过半,踏青游赏,戏罢秋千。由动境而归静境,写其季节天色之气氛,闺阁深居之感受,读来宛如亲历。
次句“风和闻马嘶”五字为一篇关键,虽用笔闲淡,不扬不厉,而造境传神,常人难及。“闻马嘶”之宝马振鬣长嘶,成为古人游春这一良辰美景之一种不可或缺的意象。
时节已近暮春,青梅结子,小虽如豆,已过花时,柳尽舒青,如眉剪黛;而日长气暖,蝴蝶不知从何而至,翩翩于花间草际,好一幅闹春图画。“蝶蝶飞”以一动作点活了暮春之景。
过片“人家帘幕垂”极写静境。而“花露重,草烟低”,正与写静有关:花觉其露重欲滴,草见其烟伏不浮,正是在极静之物境心境下。
“秋千”句是写静至精微处,再以动态一为衬染,然亦虚笔,而非实义。出秋千,写戏罢秋千,只觉慵困,解衣小憩,已是归来之后。既归画堂,忽有双燕,亦似春游方罢,相继归来。不说人归,只说燕归,以燕衬。人,物人一也,不可分辨。然而燕归来,可知天色近晚,由此一切动态,悉归静境。结以燕归,又遥与开篇马嘶相呼应。于是春景芳情,浑然莫辩。

冯延巳简介

生平

  • 出生地:广陵
  • 逝世时间:960年

主要成就

开创“以景写情”的手法

百科介绍

冯延巳 903--960南唐词人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1]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冯延巳

冯延巳的诗词

归自谣

[五代]

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抛球乐

[五代]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年最有情?...

金错刀

[五代]

双玉斗,百琼壶,佳人欢饮笑喧呼。麒麟欲画时难偶,鸥鹭何猜兴不孤。歌宛转,醉模糊,高烧银烛卧流苏。只销...

醉桃源

[五代]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

醉花间

[五代]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

归自谣

[五代]

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燕脂脸。...

采桑子

[五代]

马嘶人语春风岸,芳草绵绵。杨柳桥边,落日高楼酒旆悬。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

蝶恋花

[五代]

窗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浑无绪。 庭际高梧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一晌关...

上行杯

[五代]

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檐春睡重。梦里佳期,...

鹊踏枝

[五代]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

莫思归

[五代]

花满名园酒满觞,且开笑口对芳。秋千风暖鸾钗,绮陌春深翠袖香。莫惜黄金贵,日日须教贳酒尝。...

三台令

[五代]

春色,春色,依旧青门紫陌。日斜柳暗花嫣, 醉卧春色少年。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 明月,明月,...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