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注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注释
⑴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⑵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⑶借问:向人打听。
⑷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鉴赏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儿在水边学钓的情景,形神兼备,意趣盎然。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此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他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翻译

注释
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作品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小儿垂钓出处

全唐诗:卷727-3

胡令能简介

生平

  • 逝世时间:826年

背景信息

  • 信仰:道教

百科介绍

胡令能785-826年唐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圃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唐代匠人
胡令能

胡令能的诗词

望夫石·何代提戈去不还

[唐代]

何代提戈去不还,独留形影白云间。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绮点成苔藓斑。江燕不能传远信,野花空解妒愁颜。近来...

王昭君

[唐代]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一本题作咏绣障

[唐代]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喜韩少府见访

[唐代]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春草凝露

[唐代]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已赖阳和长,仍惭润泽频。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将行...

赋百舌鸟

[唐代]

此禽轻巧少同伦,我听长疑舌满身。星未没河先报晓,柳犹粘雪便迎春。频嫌海燕巢难定,却讶林莺语不真。莫倚...

寒食日献郡守

[唐代]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山中卧病寄卢郎中

[唐代]

十年耕钓水云间,住僻家贫少往还。一径绿苔凝晓露,满头白发对青山。野僧采药来医病,樵客携觞为解颜。空恋...

锦带佩吴钩

[唐代]

带剑谁家子,春朝紫陌游。结边霞聚锦,悬处月随钩。彩缕回文出,雄芒练影浮。叶依花里艳,霜向锷中秋。的皪...

王昭君·胡风似剑锼人骨

[唐代]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戏李文远

[唐代]

引君来访洞中仙,新月如眉拂户前。领取嫦娥攀取桂,便从陵谷一时迁。...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唐代]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