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

水光春色满江天,蘋叶风吹荷叶钱。香蚁翠旗临岸市,艳娥红袖渡江船。晓惊白鹭联翩雪,浪蹙青茭潋滟烟。不怕江洲芳草暮,待将秋兴折湖莲。

翻译

【注释】:
《全唐诗》中收 张潮诗五首,其中《长干行》还可能是 李白或 李益的。张潮的几首诗,除了一首《采莲曲》是写采莲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写商妇的思想感情。从这些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都不难发现深受南方 民歌的影响。

这首诗的第一联:“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茨菰,即慈姑,“茨菰叶烂”的时间当在秋末冬初;西湾,指江边的某个地方。“莲子花开”,即荷花开放,这里当指第二年的夏天。去年茨菰叶烂的时候在西湾送别,眼下又已是荷花盛开了,可盼望的人儿还没有回家。也可能他曾经相许在“莲子花开”之前返家的吧?这是先回忆分别的时间、地点,再由此说到现在不见人归。说来简单,可诗人却描绘得有情有景,相思绵绵。前者暗示出一个水枯叶烂、寒风萧萧的景象,它衬托出别离的凄楚;后者点染出满池荷花、红绿相映、生机勃勃的画面,反衬出孤居的寂寞难耐。笔法细腻含情。

“茨菰叶烂”、“莲子花开”这两个镜头交替的寓意,从时间上看就是要表现出一个“久”字。“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久而不归,思念之苦,自不待言。“白日寻思夜梦频”,诗的第三句就转到写“梦”。由久别而思,由思而梦,感情的脉络自然而清晰。同时,诗的第三句又回应了第一句,“别西湾”,暗示了对方是沿江而去,所以这“梦”也就“不离江上水”。“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这大概也是“妾梦不离江上水”的另一个原因吧。

按照一般写法,接下去可能就要写梦中或梦后的情景,可是诗人撇开了这个内容,凌空飞来一笔──“人传郎在凤凰山”。出人意表,而且还妙在诗也就戛然而止。至于这个消息传来之后,她是喜是忧,是乐是愁,诗人却不置一词。不过那滋味,细心的读者是不难体会的。首先,这个消息的到来,说明了自己是不知人已去,空有梦相随,往日多少个“不离江上水”的“梦”,原来是一场“空”;其次,这个消息还意味着“他”时而在水,时而在山(凤凰山有多处,此处不知何指,也不必确指),行踪不定,又不寄语,往后便是梦中也无处寻觅,何以解忧,何以慰愁?……那难言难诉之苦,隐隐怨艾之意,尽在不言之中。可谓结得巧妙,妙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余情不尽。

这首诗上下两联各以意对,而又不斤斤于语言的对仗,第三句是一、二句的自然延伸和照应,第四句又突乎其来,似断不断,把诗推向一个更为凄楚、失望的意境。它明快而蕴含,语浅而情深,深得民歌的神髓。

(赵其钧)

江南行出处

全唐诗:卷508-8

陈标简介

百科介绍

陈标,常见人名。著名人物有唐代诗人陈标、国家烹调技师陈标、蓝汛总监陈标等。 [唐](约公元八三一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长庆二年,(公元八二二年)登进士第。终侍御史。标所作诗,今仅见存于全唐诗者十二首。
陈标

陈标的诗词

蜀葵

[唐代]

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深红数百窠。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嫌处只缘多。...

公无渡河

[唐代]

阴云飒飒浪花愁,半度惊湍半挂舟。声尽云天君不住,命悬鱼鳖妾同休。黛娥芳脸垂珠泪,罗袜香裾赴碧流。余魄...

寄友人

[唐代]

杜甫在时贪入蜀,孟郊生处却归秦。如今始会麻姑意,借问山川与后人。...

饮马长城窟

[唐代]

日日风吹虏骑尘,年年饮马汉营人。千堆战骨那知主,万里枯沙不辨春。浴谷气寒愁坠指,断崖冰滑恐伤神。金鞍...

婕妤怨

[唐代]

掌上恩移玉帐空,香珠满眼泣春风。飘零怨柳凋眉翠,狼藉愁桃坠脸红。凤辇只应三殿北,鸾声不向五湖中。笙歌...

长安秋思

[唐代]

吴女秋机织曙霜,冰蚕吐丝月盈筐。金刀玉指裁缝促,水殿花楼弦管长。舞袖慢移凝瑞雪,歌尘微动避雕梁。唯愁...

啄木谣

[唐代]

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终日与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

秦王卷衣

[唐代]

秦王宫阙霭春烟,珠树琼枝近碧天。御气馨香苏合启,帘光浮动水精悬。霏微罗縠随芳袖,宛转鲛鮹逐宝筵。从此...

焦桐树

[唐代]

江上烹鱼采野樵,鸾枝摧折半曾烧。未经良匠材虽散,待得知音尾已焦。若使琢磨徽白玉,便来风律轸青瑶。还能...

僧院牡丹

[唐代]

琉璃地上开红艳,碧落天头散晓霞。应是向西无地种,不然争肯重莲花。...

赠元和十三年登第进士

[唐代]

春官南院粉墙东,地色初分月色红。文字一千重马拥,喜欢三十二人同。眼看鱼变辞凡水,心逐鹦飞出瑞风。莫怪...

临邛怨·藕花衫子柳花裙

[唐代]

藕花衫子柳花裙,多著沉香慢火熏。惆怅妆成君不见,空教绿绮伴文君。...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