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试明堂火珠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翻译
注释
⑴明堂:为当时朝廷的听政殿,火珠:明堂屋顶上用来装饰美化的宝珠。
⑵正位:谓正式登位、就职。按明堂之制,肇自上古,为帝王宣政教、祀宗祖之所。故帝王正位,必造明堂。《后 汉书 ·皇后纪序》:“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重屋:重檐之屋。明堂建筑,上圆下方,有两层,上层祭天,下层有五室,谓之“重屋”。唐 李白 《明堂赋》:“采殷制,酌夏步。杂以代室重屋之名,括以辰次火木之数。”
⑶凌空:高升到天空或耸立空中。一作“中天”。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水上有连理树,其树柞栎也,南北对生,凌空交合。”
⑷夜来:入夜。唐 杜甫 《遣怀》诗:“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双月:指火珠、月亮。满:一作“合”。
⑸曙:天刚亮。一星:指火珠。
⑹天净:天空明净。
⑺遥知太平代:一作“还知圣 明代 ”。太平:谓时世安宁和平。《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
⑻国宝:指火珠。此以火珠指明堂顶上宝珠。名都:著名的都城。汉 班固 《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名都对郭,邑居相承。”
白话译文
帝王正位建造明堂重屋,明堂顶上凌空耸立火珠。
夜晚就像两个月亮升天,日晓月落高空一颗孤星。
天色明净珠光难以泯灭,云彩生起远望若有若无。
早就知晓在这太平盛世,有国宝必定出现在名都。
⑴明堂:为当时朝廷的听政殿,火珠:明堂屋顶上用来装饰美化的宝珠。
⑵正位:谓正式登位、就职。按明堂之制,肇自上古,为帝王宣政教、祀宗祖之所。故帝王正位,必造明堂。《后 汉书 ·皇后纪序》:“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重屋:重檐之屋。明堂建筑,上圆下方,有两层,上层祭天,下层有五室,谓之“重屋”。唐 李白 《明堂赋》:“采殷制,酌夏步。杂以代室重屋之名,括以辰次火木之数。”
⑶凌空:高升到天空或耸立空中。一作“中天”。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水上有连理树,其树柞栎也,南北对生,凌空交合。”
⑷夜来:入夜。唐 杜甫 《遣怀》诗:“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双月:指火珠、月亮。满:一作“合”。
⑸曙:天刚亮。一星:指火珠。
⑹天净:天空明净。
⑺遥知太平代:一作“还知圣 明代 ”。太平:谓时世安宁和平。《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
⑻国宝:指火珠。此以火珠指明堂顶上宝珠。名都:著名的都城。汉 班固 《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名都对郭,邑居相承。”
白话译文
帝王正位建造明堂重屋,明堂顶上凌空耸立火珠。
夜晚就像两个月亮升天,日晓月落高空一颗孤星。
天色明净珠光难以泯灭,云彩生起远望若有若无。
早就知晓在这太平盛世,有国宝必定出现在名都。
奉试明堂火珠出处
全唐诗:卷155_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