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赠远二首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翻译

【注释】:
这二首诗,描写了诗人对妻子真挚专一的爱情,文笔洗炼,意境明朗,亲切感人,向为人们称道。

开头两句,前句说了“当年”,后句便含“至今”之意。“只自”是唐人口语,作“独白”讲,句中含有甘心情愿的意味。意思是:当年自己就立下心愿,与妻离别后,甘自独守空帷;几年来,常常是“梦里关山”——历尽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但醒来却发觉两人仍处在别离之中。上句写宿志兼点处境,下句写梦幻兼诉情思,表现出诗人怀念妻子的深情。相传 王涯对妻子情笃,虽做高官而“不蓄妓妾”(《唐才子传》),读他的这首诗,更觉其情真意切了。

后两句,上句说“不见乡书”,下句道“唯看新月”,从这对举成文的语气里,显示了诗人对家书的时时渴望;他该多么想望能象古代传说那样,突见雁足之上,系着妻子的信啊!乡书不见,唯见新月,一个“唯”字,写出了诗人 无可奈何的怅惘。诗人对月怀人,浮想联翩,仿佛那弯弯新月就象娇妻的蛾眉。

短短四句诗,却写得感情深,情态真,末句以景结情,更给人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的艺术美感。

从诗的内容看,第二首显然是写于穆宗朝诗人节度边陲之际。

古人送别,常常折柳相赠,因此,杨柳便成了伤别的象征。诗开头说,“厌攀杨柳临清阁”,“厌”字一贯全句,“杨柳”触起离思,自然厌之有理;官署中的“清阁”,有似送别时的长亭,因此临清阁也令人伤情。诗人极力想避开这离思之苦,可又怎么能够呢?你看,他避开了清阁杨柳而游清池,那明艳动人的芙蕖(即荷花)却又向他笑了。“闲采芙蕖傍碧潭”,一个“闲”字,刻画出了诗人那种情不自禁的动作。芙蓉如面,莲步生春,诗人芙蕖在手,但仿佛跳入诗人眼帘的却是螓首蛾眉,美目盼兮的娇妻。这离愁真是既苦且甜,既甜且苦,懊恼缠人啊!但诗人转而又想,既有王命在身,自当以国事为重,于是笔锋一转,写道:“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走马台”系指汉时张敞“走马章台街”之事。拂云堆,在朔方,代征战之地。这两句说:娇妻既在千里之外,想效张敞画眉之事已不可能,而现在边关多事,作为运筹帷幄的边关统帅,应以国事为重,个人儿女之情暂且放一放吧!诗人极力要从思恋中解脱出来,恰是更深一层地表现了怀念妻子的萦绕之情;也是对久别的妻子的说明,完满地表达了“秋思赠远”的题意。

这首诗是情思缠绵与健美风格的有机结合。前两句诗人将思远之情写得深情绵邈,卒章处却是开阔雄放。缠绵与雄放,一般是难得相容的,但在诗人的笔下,却达到了自然和谐的妙境,表现出诗人既富有感情又能正确对待的风度。诗的个性就在于此,作品的可贵也在于此。

(傅经顺)

秋思赠远二首出处

全唐诗:卷346-22

王涯的诗词

闺人赠远五首

[唐代]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远戍功名薄,幽闺年貌伤。妆成对春树,不语泪千行。形影...

春江曲

[唐代]

摇漾越江春,相将采白蘋.归时不觉夜,出浦月随人。...

塞下曲二首·其二

[唐代]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曲二首

[唐代]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上苑何穷树,花开次第新。香车与丝骑,风静亦生尘。...

平戎辞

[唐代]

太白秋高助发兵,长风夜卷虏尘清。男儿解却腰间剑,喜见从王道化平。...

春闺思

[唐代]

雪尽萱抽叶,风轻水变苔。玉关音信断,又见发庭梅。...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二首

[唐代]

网轩凉吹动轻衣,夜听更长玉漏稀。月渡天河光转湿,鹊惊秋树叶频飞。宫连太液见苍波,暑气微清秋意多。一夜...

汉苑行

[唐代]

二月春风遍柳条,九天仙乐奏云韶。蓬莱殿后花如锦,紫阁阶前雪未销。...

陇上行

[唐代]

负羽到边州,鸣笳度陇头。云黄知塞近,草白见边秋。...

塞下曲二首

[唐代]

辛勤几出黄花戍,迢递初随细柳营。塞晚每愁残月苦,边愁更逐断蓬惊。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不知...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辞二首

[唐代]

曲江丝柳变烟条,寒骨冰随暖气销。才见春光生绮陌,已闻清乐动云韶。经过柳陌与桃蹊,寻逐风光着处迷。鸟度...

杂曲歌辞·太平乐

[唐代]

风俗今和厚,君王在穆清。行看采花曲,尽是太阶平。...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