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翻译

【注释】:
这是 刘叉在赠剑给友人时写的一首小诗。诗之独特处,在于通篇以水比剑。本来以明澈的秋水比喻闪闪发亮的剑光,古人早已有之。如《越绝书》说:“太阿(宝剑名)剑色,视之如秋水。”后来也有以水比剑以至直接将剑称呼为水的。如 李贺诗:“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春坊正字剑子歌》)刘叉这首诗不只是在一二句诗中将水与剑相比拟,而是把水剑的比喻作为一个基本构思贯通全篇,更是别开生面。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说得很口语化,而颇有诗味:诗人不直说这是一把古代传下的明晃晃的宝剑,而说成“一条古时水”;不直说宝剑“拿”在我手里,而是循着“水”的比喻拈出一个“流”字,说一条水向我手中流来,从而使得原来处于静态中的事物获得了一种富有诗意的动感。这种从对面着墨的写法,较之平铺直叙多了一层曲折,因而也就多了一种风趣。

第三句还是循着以“水”比剑的基本构思炼字。剑既似“水”,所以不是一般的“奉赠”、“惠赠”,而是扣紧“水”字,选用了“泻赠”。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条流动着的“水”,流到诗人手里,又泻入朋友掌中。如果直说成“我把剑送给你”,那就情韵全失,索然无味了。

以上三句写赠剑,末句是在赠剑时的殷勤嘱咐。“薄”,是迫近的意思。这一句是说不要为了私人的小仇小怨用这把剑去作无谓的争斗,弦外之音是应该用它来建立奇功殊勋。 白居易在《 李都尉古剑》诗中写道:“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劝君慎所用, 无作神兵羞。”可以用来帮助理解末句没有明白说出的这一层意思。

(陈志明)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出处

全唐诗:卷395-26

刘叉简介

百科介绍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活动在元和年代他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韩愈善接天下士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出卢仝孟郊二人之上后因不满韩愈为谀墓之文攫取其为墓铭所得之金而去归齐鲁不知所终
刘叉

刘叉的诗词

修养

[唐代]

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归命于胎中。我神不西亦不东,烟收云散何濛濛。尝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自冲。世人...

作诗

[唐代]

作诗无知音,作不如不作。未逢赓载人,此道终寂寞。有虞今已殁,来者谁为托。朗咏豁心胸,笔与泪俱落。...

雪车

[唐代]

腊令凝绨三十日,缤纷密雪一复一。孰云润泽在枯荄,闤闠饿民冻欲死。死中犹被豺狼食,官车初还城垒未完备。...

冰柱

[唐代]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骚然县宇,土崩水溃。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有客...

代牛言

[唐代]

渴饮颍水流,饿喘吴门月。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竭。...

入蜀

[唐代]

望空问真宰,此路为谁开。峡色侵天去,江声滚地来。孔明深有意,钟会亦何才。信此非人事,悲歌付一杯。...

自问

[唐代]

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断剑徒劳匣,枯琴无复弦。相逢不多合,赖是向林泉。...

独饮

[唐代]

尽欲调太羹,自古无好手。所以山中人,兀兀但饮酒。...

偶书

[唐代]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勿执古寄韩潮州

[唐代]

古人皆执古,不辞冻饿悲。今人亦执古,自取行坐危。老菊凌霜葩,狞松抱雪姿。武王亦至明,宁哀首阳饥。仲尼...

野哭

[唐代]

棘针生狞义路闲,野泉相吊声潺潺。哀哉异教溺颓俗,淳源一去何时还。...

嘲荆卿

[唐代]

白虹千里气,血颈一剑义。报恩不到头,徒作轻生士。...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