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卖松人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劚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赠卖松人注释赏析

译文

你把松树送到市场上去卖,我赞赏你的好意。
你想把耐寒的松树,卖给京城里的富贵人家。
松树的细叶能够几经风雪,但松花淡淡的,不算美丽。
长安里来只看重桃李芬芳的艳色,可怜这些松树白白的染上六街的灰尘。

鉴赏

  唐代的长安是高门贵族豪华竞逐的地方。买花是当时贵族社会的一种风尚。“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利之所在,人必趋之。在待价而沽的浓香艳色中,居然连“瘦叶”、“淡花”的松树也出现了;于是诗人产生了感慨,叹息卖树人这种行为的不合时宜。

  本来,松树是耐寒的树木,生长在深山大谷之中,葱郁轮囷,气势凌云。人们称赞它有崇高的品德,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卖松人为了求利,才把它送到长安,希望“卖与翠楼人”。这些富贵人家看惯了宠柳娇花,对松树的“瘦叶”、“淡花”的外表,是不屑一顾的。这样,松树崇高的美学价值在这种场合之中,就不会为人们所认识。翠楼人不爱寒涧树,卖松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的社会需要很不一致。即使松树得售于翠楼人,这时,它失去了原来生长的土壤,就不能托根了。在微婉的词句中,表明松树是大不该被送到长安来寻求买主。

  诗人慨叹的是长安只能够欣赏夭艳的桃李,松树的价值当然不被认识;但是卖松人不卖春花,只卖青松,似乎是认识到松树的美的价值了,可惜他不懂得这个社会。无怪乎所得的结果,只能使寒涧青松徒为六街尘染而已。

  用意很微婉,松树也只是一个比喻。诗人所讽谕的是:一切像松树似的正直而有才能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决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的人的重视,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像桃李一样趋时媚俗的人。这首诗对当时的社会是讽刺,对卖松树人是晓谕,是劝告;而那种不希求荣利的心情,却是诗人的自寓。

  据《唐才子传》称:“于武陵名邺,以字行,……大中(唐宣宗年号,公元847─860年)时,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这个决弃了长安的荣名利禄的人,因为平素有所蓄积于心,通过卖松这件事而写出了这首别具一格的讽刺诗来。

翻译

注释
1、寒涧(jiàn)树:指松树。
2、翠楼:华丽的楼阁,又指旗亭酒楼类场所。
3、应少春:大略也见不到几许春意。
4、徒:白白地。
5、六街:指长安城中左右的六条大街。这里泛指闹市街区。
白话译文
把松树拿到集市上去卖,我相信你的真实用意是好的。
你想把这生长在深山溪边耐寒的松树,卖给富贵的人。
窄长的松叶虽经过几度风霜,但春天开放淡淡的花儿不好看。
都市长安历来喜欢粉红色的桃花和雪白的李花,可怜这些松树白白地染上长安街道的尘土。

赠卖松人出处

全唐诗:卷595-3

于武陵简介

主要作品

《送酂县董明府之任》

百科介绍

于武陵会昌时人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于武陵

于武陵的诗词

感情

[唐代]

青山长寂寞,南望独高歌。四海故人尽,九原新垄多。西沉浮世日,东注逝川波。不使年华驻,此生能几何。...

客中

[唐代]

楚人歌竹枝,游子泪沾衣。异国久为客,寒宵频梦归。一封书未返,千树叶皆飞。南过洞庭水,更应消息稀。...

夜寻僧不遇(一作夜寻僧,僧游山未归)

[唐代]

数歇度烟水,渐非尘俗间。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石路几回雪,竹房犹闭关。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

过洛阳城

[唐代]

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九陌鼓初起,万车轮已行。周秦时几变,伊洛水犹清。二月中桥路,鸟啼春草生。...

咏蝉(一作客中闻早蝉)

[唐代]

江头一声起,芳岁已难留。听此高林上,遥知故国秋。应催风落叶,似劝客回舟。不是新蝉苦,年年自有愁。...

东门路

[唐代]

东门车马路,此路在浮沉。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汉阴。...

西归

[唐代]

不系与舟闲,悠悠吴楚间。羞将新白发,却到旧青山。一叶忽离树,几人同入关。长安家尚在,秋至又西还。...

远水

[唐代]

悔作望南浦,望中生远愁。因知人易老,为有水东流。欲附故乡信,不逢归客舟。萋萋两岸草,又度一年秋。...

寻山

[唐代]

到此绝车轮,萋萋草树春。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如知巢与许,千载迹犹新。...

别故(一作友)人

[唐代]

行子与秋叶,各随南北风。虽非千里别,还阻一宵同。过尽少年日,尚如长转蓬。犹为布衣客,羞入故关中。...

斜谷道

[唐代]

乱峰连叠嶂,千里绿峨峨。蜀国路如此,游人车亦过。远烟当叶敛,骤雨逐风多。独忆紫芝叟,临风歌旧歌。...

友人亭松

[唐代]

俯仰不能去,如逢旧友同。曾因春雪散,见在华山中。何处有明月,访君听远风。相将归未得,各占石岩东。...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