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翻译

【注释】:
1、题原作“夏”,据《全唐诗》改。
2、水精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李白《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蔷薇:花名。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

--------------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唐永德)

高骈简介

生平

  • 出生时间:长庆元年(821年)二月
  • 逝世时间:光启三年九月初四(887年9月24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送春》《山亭夏日》《风筝》《闻河中王铎加都统》等

主要成就

收复交趾,重创黄巢,屡败南诏

百科介绍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瘗埋之
高骈

高骈的诗词

边方春兴

[唐代]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送春

[唐代]

水浅鱼争跃,花深鸟竞啼。春光看欲尽,判却醉如泥。...

对雪

[唐代]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二妃庙

[唐代]

帝舜南巡竟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时珠泪知多少,直到于今竹尚斑。...

闻河中王铎加都统

[唐代]

炼汞烧铅四十年,至今犹在药炉前。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

春日招宾

[唐代]

花枝如火酒如饧,正好狂歌醉复醒。对酒看花何处好,延和阁下碧筠亭。...

安南送曹别敕归朝

[唐代]

云水苍茫日欲收,野烟深处鹧鸪愁。知君万里朝天去,为说征南已五秋。...

太公庙

[唐代]

青山长在境长新,寂寞持竿一水滨。及得王师身已老,不知辛苦为何人。...

马嵬驿

[唐代]

玉颜虽掩马嵬尘,冤气和烟锁渭津。蝉鬓不随銮驾去,至今空感往来人。...

蜀路感怀

[唐代]

蜀山苍翠陇云愁,銮驾西巡陷几州。唯有萦回深涧水,潺湲不改旧时流。...

写怀二首

[唐代]

渔竿消日酒消愁,一醉忘情万事休。却恨韩彭兴汉室,功成不向五湖游。花满西园月满池,笙歌摇曳画船移。如今...

锦城写望

[唐代]

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烟花匝郡楼。不会人家多少锦,春来尽挂树梢头。...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