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
三年枕上吴中路,谴黄犬,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会湿西湖雨。
翻译
注释
⑴青玉案:词牌名。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
⑵伯固:北宋诗人苏坚,字伯固,号后湖居士, 苏轼 友人。
⑶三年:苏坚于己巳(1089)从东坡监杭州商税已有三年。
⑷枕上:床上。
⑸吴中:今江苏吴县一带。亦泛指吴地。
⑹黄耳:一作“黄犬”。
⑺松江:吴淞江的古称。
⑻四桥:《苏州府志》卷三十四《津梁》:“甘泉桥一名第四桥,以泉品居第四也。”
⑼老子:老年人的自称,此作者自指。犹老夫。
⑽辋川图:唐诗人 王维 ,其有别墅在辋川,曾于蓝田清凉寺壁上画《辋川图》,表示林泉隐逸之情志。
⑾天已许:在朝廷已准许。
⑿小蛮:指词人侍妾朝云。
作品译文
三年梦魂总飞向吴中故里路,送只传信黄犬随你回到故土。若到松江呼唤小舟前来摆渡,切莫惊吓了水近的鸥鸟白鹭,吴中地区四桥的河湾渡口处,当年都是我常出游的去处。看《辋川图》如同吴中暮春景物,常常记起高士王右丞的 诗句 。定个还乡归期天公必然应许,身上春衫还是小蛮细针米线,曾经浸湿了西湖依依的泪雨。
⑴青玉案:词牌名。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
⑵伯固:北宋诗人苏坚,字伯固,号后湖居士, 苏轼 友人。
⑶三年:苏坚于己巳(1089)从东坡监杭州商税已有三年。
⑷枕上:床上。
⑸吴中:今江苏吴县一带。亦泛指吴地。
⑹黄耳:一作“黄犬”。
⑺松江:吴淞江的古称。
⑻四桥:《苏州府志》卷三十四《津梁》:“甘泉桥一名第四桥,以泉品居第四也。”
⑼老子:老年人的自称,此作者自指。犹老夫。
⑽辋川图:唐诗人 王维 ,其有别墅在辋川,曾于蓝田清凉寺壁上画《辋川图》,表示林泉隐逸之情志。
⑾天已许:在朝廷已准许。
⑿小蛮:指词人侍妾朝云。
作品译文
三年梦魂总飞向吴中故里路,送只传信黄犬随你回到故土。若到松江呼唤小舟前来摆渡,切莫惊吓了水近的鸥鸟白鹭,吴中地区四桥的河湾渡口处,当年都是我常出游的去处。看《辋川图》如同吴中暮春景物,常常记起高士王右丞的 诗句 。定个还乡归期天公必然应许,身上春衫还是小蛮细针米线,曾经浸湿了西湖依依的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