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日注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
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
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
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
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注释
少年:年轻。
艾符:艾草和驱邪符。
榴:石榴花。
贤愚:圣贤,愚蠢。
垂名:名垂青史。

鉴赏

  这是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选取特定的一个时间——端午节来说事,可见那时的端午节是非常热闹,很有节日气氛: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作者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1]诗的品质不是很好,也难寻一两句醒目的佳句。

翻译

注释
少年:年轻。
艾符:艾草和驱邪符。
榴:石榴花。
贤愚:圣贤,愚蠢。
垂名:名垂青史。
译文
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
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
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
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
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端午日出处

全唐诗:卷492-23

殷尧藩简介

生平

  • 出生地:浙江嘉兴
  • 出生时间:公元780年
  • 逝世时间:公元855年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忆江南》

百科介绍

殷尧藩780年855年浙江嘉兴人唐代诗人唐元和九年814年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吴中先贤谱 苏 文 编绘
殷尧藩

殷尧藩的诗词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

[唐代]

遐荒迢递五羊城,归兴浓消客里情。家近似忘山路险,土甘殊觉瘴烟轻。梅花清入罗浮梦,荔子红分广海程。此去...

同州端午

[唐代]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馆娃宫

[唐代]

宫女三千去不回,真珠翠羽是尘埃。夫差旧国久破碎,红燕自归花自开。...

冬至酬刘使君

[唐代]

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渐喜一阳从地复,却怜群沴逐冰消。梅含露蕊知迎腊,柳拂宫袍忆候朝。多少...

闻筝歌

[唐代]

凄凄切切断肠声,指滑音柔万种情。花影深沈遮不住,度帏穿幕又残更。...

寄许浑秀才

[唐代]

文字饥难煮,为农策最良。兴来鉏晓月,倦后卧斜阳。秋稼连千顷,春花醉几场。任他名利客,车马闹康庄。...

江行二首

[唐代]

暝色沧州迥,秋声玉峡长。只因江上月,不觉过浔阳。晚泊长江口,寒沙白似霜。年光流不尽,东去水声长。...

襄口阻风

[唐代]

雪浪排空接海门,孤舟三日阻龙津。曹瞒曾堕周郎计,王导难遮庾亮尘。鸥散白云沈远浦,花飞红雨送残春。篙师...

久雨

[唐代]

云影蔽遥空,无端淡复浓。两旬绵密雨,二月似深冬。诗酒从教数,帘帏一任重。孰知春有地,微露小桃红。...

新昌井

[唐代]

辘轳千转劳筋力,待得甘泉渴杀人。且共山麋同饮涧,玉沙铺底浅磷磷。...

九日病起

[唐代]

重阳开满菊花金,病起支床惜赏心。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眼窥薄雾行殊倦,身怯寒风坐未禁。沈醉...

宫人入道

[唐代]

卸却宫妆锦绣衣,黄冠素服制相宜。锡名近奉君王旨,佩箓新参老氏师。白昼无情趋玉陛,清宵有梦步瑶池。绿鬟...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