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乃曲五首
偶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溪口石颠堪自逸,谁能相伴作渔翁。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泷南始到九疑郡,应绝高人乘兴船。
翻译
⑴欸乃:与“霭乃”、“嗳乃”同音同义,拔船的声音。一说是湖南、广西以及贵州三省交界广大地方山歌末尾时用高亢嗓音喊唱出来的一声号子。 元结 自注:“欸乃:棹舡之声。”欸乃曲:即“山歌”或“船歌”的别称。
⑵大历丁未:即公元767年( 唐代 宗李豫大历二年)。
⑶漫叟:元结自称。按道州当时属潭州都督,府治长沙。
⑷五首:一本作“五章”。
⑸舟子:船夫。
⑹云:一本作“耳”。
⑺偶存名迹:虚有声名。
⑻顺俗与时:顺应世情,为官作宦。
⑼桡(ráo):船桨。唱桡:高唱行船曲。平阳,地名。作者家居浯溪时写的《寒泉铭》中有“湘江西峰直平阳江口,有寒泉出自石穴”句子,从诗中意,平阳应是在浯溪附近,诗中有平阳“守吏相呼问姓名”句,这是否是指祁阳,还有待考证。戍:戍卫的地方。
⑽好是:真是。韶是舜乐,濩是汤乐。元结有《补乐歌》十首,其八小序说:“大韶,有虞氏之乐歌也。”又其十小序说:“大濩,有殷氏之乐歌也。”全句的意思是,这曲子真是云山之中的韶、濩似的乐曲。
⑾湘中:指湖南。
⑿自逸:独自欢乐。逸:逸乐。
⒀泷,指双牌至道县一带的潇水, 柳宗元 在《游黄溪记》中有“南至于泷泉”名,古时这一段河流就叫泷水,双牌地名也由此而来,双牌县城现叫泷泊镇;泷水现为双牌水库区。这一带水急滩多,行船格外小心。
⒁九疑郡:指道州。
⑵大历丁未:即公元767年( 唐代 宗李豫大历二年)。
⑶漫叟:元结自称。按道州当时属潭州都督,府治长沙。
⑷五首:一本作“五章”。
⑸舟子:船夫。
⑹云:一本作“耳”。
⑺偶存名迹:虚有声名。
⑻顺俗与时:顺应世情,为官作宦。
⑼桡(ráo):船桨。唱桡:高唱行船曲。平阳,地名。作者家居浯溪时写的《寒泉铭》中有“湘江西峰直平阳江口,有寒泉出自石穴”句子,从诗中意,平阳应是在浯溪附近,诗中有平阳“守吏相呼问姓名”句,这是否是指祁阳,还有待考证。戍:戍卫的地方。
⑽好是:真是。韶是舜乐,濩是汤乐。元结有《补乐歌》十首,其八小序说:“大韶,有虞氏之乐歌也。”又其十小序说:“大濩,有殷氏之乐歌也。”全句的意思是,这曲子真是云山之中的韶、濩似的乐曲。
⑾湘中:指湖南。
⑿自逸:独自欢乐。逸:逸乐。
⒀泷,指双牌至道县一带的潇水, 柳宗元 在《游黄溪记》中有“南至于泷泉”名,古时这一段河流就叫泷水,双牌地名也由此而来,双牌县城现叫泷泊镇;泷水现为双牌水库区。这一带水急滩多,行船格外小心。
⒁九疑郡:指道州。
欸乃曲五首出处
全唐诗:卷241_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