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浦口号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

翻译

【注释】:
这首咏史诗是作者经过刘郎浦时,听说此地是三国时刘备到东吴迎亲的地方,有所感触而写的。

咏史诗难在是议论而又不死于议论之下。我们且看 吕温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

前二句:“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初看时,上句是叙事,下句是想象中的物象,似乎没有什么议论在内。据《三国志》记载,当时孙权对于刘备,既有戒心,又要结亲,是包藏政治用心的。这一点,周瑜说得很明白:“愚谓大计,宜徙(刘)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

可是作者写诗,并没有把史实简单概括一下完事,而是借令人可以触摸的艺术形象发表议论。请看“明珠步障幄黄金”这句,既写出孙刘结亲时那种豪华场面: 孙夫人使用的步障,是缀满了明珠的;新婚夫妇居住的地方,连帷幄也用黄金来装饰。然而我们深入加以寻味,会发觉这种描写,不仅仅是为了铺叙结婚场面的豪华,还含有这种豪华所隐藏的政治用意。不难看出,诗人把“史”和“诗”很好地统一起来了。

再看下面:“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分明是对孙权的嘲笑。看来已显出议论的面目了。但是细看之下,它又和一般论史不同。一般论史可以是这样平直地写:“刘备以天下事为重,不因一女子而易其志。”说得准确,没有味道。这里却以唱叹出之。诗人发问道:谁会为了一个女子而看轻了天下呢?而孙权、周瑜居然想用来换取刘备鼎足三分的决心,结果又如何呢?写来有顿挫之势,饶有情致。这是从侧面取影,让人们自己去寻思和领悟它的正面意思。这样,它同史论就有灵活与板滞的区别,不是死在议论之下了。

(刘逸生)

刘郎浦口号出处

全唐诗:卷371-15

吕温简介

生平

  • 出生地:永济市
  • 逝世时间:公元811年

百科介绍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吕温

吕温的诗词

冬夜即事

[唐代]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青出蓝诗

[唐代]

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朱研未比德,白受始成形。袍袭宜从政,衿垂可问经。当时不采撷,作色几飘零。...

经河源军汉村作

[唐代]

行行忽到旧河源,城外千家作汉村。樵采未侵征虏墓,耕耘犹就破羌屯。金汤天险长全设,伏腊华风亦暗存。暂驻...

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唐代]

息驾非穷途,未济岂迷津。独立大河上,北风来吹人。雪霜自兹始,草木当更新。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奉和武中丞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友

[唐代]

圣朝思纪律,宪府得中贤。指顾风行地,仪形月丽天。不仁恒自远,为政复何先。虚室唯生白,闲情却草玄。迎霜...

闻砧有感

[唐代]

千门俨云端,此地富罗纨。秋月三五夜,砧声满长安。幽人感中怀,静听泪汍澜。所恨捣衣者,不知天下寒。...

题梁宣帝陵二首

[唐代]

即雠终自翦,覆国岂为雄。假号孤城里,何殊在甬东。祀夏功何薄,尊周义不成。凄凉庾信赋,千载共伤情。...

衡州送李十一兵曹赴浙东

[唐代]

慷慨视别剑,凄清泛离琴。前程楚塞断,此恨洞庭深。文字已久废,循良非所任。期君碧云上,千里一扬音。...

登少陵原,望秦中诸川,太原王至德妙用

[唐代]

少陵最高处,旷望极秋空。君山喷清源,脉散秦川中。荷锸自成雨,由来非鬼工。如何盛明代,委弃伤豳风。泾灞...

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

[唐代]

纯精结奇状,皎皎天一涯。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半岩晦云雪,高顶澄烟霞。朝昏对宾馆,隐映如仙家。夙闻...

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

[唐代]

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微风但觉杉香满,烈日方知竹气寒。披卷最宜生白室,吟诗好就步虚坛。愿君...

衡州岁前游合江亭,见山樱蕊未折,因赋含彩吝

[唐代]

山樱先春发,红蕊满霜枝。幽处竟谁见,芳心空自知。似夺朝日照,疑畏暖风吹。欲问含彩意,恐惊轻薄儿。...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