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头陀师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赠头陀师注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少壮从军马上飞,
身未出家心依归。
年老头陀秋山住,
犹忆当年射虎威。

注释
①雪山童子:亦称雪山大士,原本是释迦牟尼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在雪山苦行时的称谓。该诗用以比喻头陀师未出家时。缁衣:僧人所穿之衣,紫而浅黑,非正黑。
②头陀:梵语Dhata之音译,又作杜荼、杜多,意译有抖擞、抖拣、浣洗等,意为去除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之行法。俗则称僧人之行脚乞食者为头陀。此诗取前一意。

鉴赏

  头陀师,为去贪爱而修苦行者。头陀十二苦行中,第七为阿兰若处,意为远离处,要求住于远离人家之处,第八为冢间坐,也即要住于坟墓之处。由于戒行的规定,加上自身的克制,头陀师总是给人远离人群、清心寡欲、清静孤寂的形象。这一位头陀却有另一种风姿:少壮从戎,军中飞马,射虎而归,足显雄姿英发;老年出家,深居秋山,却风姿不减,豪气不褪,遇有来者,便向人谈起他当年之雄豪。他的精神不仅不与头陀相悖,而是更显示了禅的精髓。佛教以为,要达到涅榘的境界,真正地得到解脱,必须有六种行法,其中之一便是精进。禅门叫勇猛精进,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就是说要具有一种常人不具备的勇气,释迦牟尼的雪山苦行,舍身饲虎,都是这种勇气的表现。只有具有这种精进的勇气,才能破除贪爱、排脱烦恼、悟得佛性。

翻译

注释
①雪山童子:亦称雪山大士,原本是释迦牟尼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在雪山苦行时的称谓。该诗用以比喻头陀师未出家时。缁衣:僧人所穿之衣,紫而浅黑,非正黑。
②头陀:梵语Dhata之音译,又作杜荼、杜多,意译有抖擞、抖拣、浣洗等,意为去除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之行法。俗则称僧人之行脚乞食者为头陀。此诗取前一意。
作品译文
少壮从军马上飞,
身未出家心依归。
年老头陀秋山住,
犹忆当年射虎威。

赠头陀师出处

全唐诗:卷304-34

刘商的诗词

酬问师

[唐代]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行营即事

[唐代]

万姓厌干戈,三边尚未和。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

送僧往湖南

[唐代]

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

送濬上人

[唐代]

木落前山霜露多,手持寒锡远头陀。眼看庭树梅花发,不见诗人独咏歌。...

送刘寰北归

[唐代]

南巢登望县城孤,半是青山半是湖。知尔素多山水兴,此回归去更来无。...

移居深山谢别亲故

[唐代]

不食皇精不采薇,葛苗为带草为衣。孤云更入深山去,人绝音书雁自飞。...

画石

[唐代]

苍藓千年粉绘传,坚贞一片色犹全。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铢补上天。...

酬道芬寄画松

[唐代]

闻道铅华学沈宁,寒枝淅沥叶青青。一株将比囊中树,若个年多有茯苓。...

胡笳十八拍·第八拍

[唐代]

忆昔私家恣娇小,远取珍禽学驯扰。如今沦弃念故乡,悔不当初放林表。朔风萧萧寒日暮,星河寥落胡天晓。旦夕...

山翁持酒相访以画松酬之

[唐代]

白社风霜惊暮年,铜瓶桑落慰秋天。怜君意厚留新画,不著松枝当酒钱。...

送女子

[唐代]

青娥宛宛聚为裳,乌鹊桥成别恨长。惆怅梧桐非旧影,不悲鸿雁暂随阳。...

送薛六暂游扬州

[唐代]

志在乘轩鸣玉珂,心期未快隐青萝。广陵行路风尘合,城郭新秋砧杵多。...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