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望春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天津桥望春注释赏析

注释

津桥:指洛阳城南洛水上的天津桥,建于隋炀帝时期。
上阳:指洛阳的上阳宫,建于唐高宗时期。

赏析

  唐代的东都洛阳,是仅次于京都长安的大城市。它前当伊阙,后据邙山,洛水穿城而过,具有“天汉之象”。城南洛水上的天津桥就是因此而得名。天津桥一带,高楼四起,垂柳成阴,景色宜人。唐代帝王为了享乐,经常幸临东都。唐高宗一生先后到过洛阳七次。武则天在位期间,除回长安住过两年外,均在这里度过。安史之乱爆发后,洛阳两遭兵火,破坏严重,而唐朝也自此一蹶不振。到了742年——756年期间(天宝年间),帝王不再来到这里,旧日的宫苑便日渐荒废了。所以,洛阳城的兴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王朝的盛衰。雍陶生活在晚唐时期。此时,唐王朝国势日衰,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诗人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抚今思昔,有感于盛衰兴亡,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这自然界的美好春光,不减当年,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旧,人事已非。诗人透过茂密的树丛向北望去,尽管昔日高大威严的宫殿至今犹存,可是,那千官扈从、群臣迎驾的盛大场面,已不能再见到了。宫殿重门紧闭,画栋雕梁也失去了灿烂的色泽。当年曾经是日夜欢歌的上阳宫,已经变得一片寂寥,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面对着这番情景,诗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说史事,不发议论,诗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冷静的描写中,蕴藏着诗人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两句,诗人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三、四句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这种强烈的对比,很自然地表现出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的景象。这正是以乐景写哀愁,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比起直抒胸臆的手法来,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全诗处处切合一个“望”字。“金殿闭”是诗人“望”中所见,但苑内的荒凉之状,毕竟是“望”不到的,于是第四句以宫莺不堪寂寞,飞出墙外寻觅春光,从侧面烘托出上阳宫里凄凉冷落的景象。这一细节,是诗人“望”中所见,因而落笔极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难以诉说的深沉感慨,含而不露,淡而有韵,是全诗最精彩的一笔。

翻译

【注释】:
唐代的东都洛阳,是仅次于京都长安的大城市。它前当伊阙,后据邙山,洛水穿城而过,有“天汉之象”。城南洛水上的天津桥即据此而得名。天津桥一带,高楼四起,垂柳成阴,景色宜人。唐朝帝王为了享乐,皆频幸东都。高宗一生先后到洛阳七次。上元年间,他下令于天津桥北,跨洛水兴建上阳宫,雕甍绣闼,金碧辉煌。 武则天更改东都为神都。终其一朝,除回长安住过两年外,均在此度过。她营造明堂,扩建宫苑,将上阳宫修葺得更加豪华富丽,作为自己的寝宫。开元年间,玄宗也曾五次来洛阳,每次至少住一年左右,可以说,洛阳城繁华热闹之际,正是唐帝国全盛之时。安史之乱,洛阳两遭兵燹,破坏严重,而唐朝也自此一蹶不振。天宝以后,帝王不复东幸,旧日宫苑,遂日渐荒废了。所以,洛阳城的兴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王朝的盛衰。

雍陶生活在晚唐。此时,唐王朝国势日衰,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诗人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抚今思昔,不无盛衰兴亡之感,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这自然界的美好春光,不减当年,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旧,人事已非。透过茂密的树丛向北望去,尽管昔日高大威严的宫殿至今犹存,可是,那千官扈从、群臣迎驾的盛大场面,已不能再见到了。宫殿重门紧闭,画栋雕梁也失去了灿烂的色泽。当年曾经是日夜欢歌的上阳宫,而今一片寂寥,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面对着这番情景,诗人怎能不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冷静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两句,作者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三、四句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这正是以乐景写哀,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较之直抒胸臆,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金殿闭”是诗人“望”中所见,但苑内的荒凉之状,毕竟是“望”不到的,于是第四句以宫莺不堪寂寞,飞出墙外寻觅春光,从侧面烘托出上阳宫里凄凉冷落的景象。这一细节,是诗人“望”中所见,因而落笔极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难以诉说的深沉感慨,含而不露,淡而有韵,堪称全诗最精彩的一笔。

( 徐定祥)

天津桥望春出处

全唐诗:卷518-105

雍陶简介

生平

  • 出生地:成都

主要作品

《题君山》、《城西访友人别墅》等

百科介绍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
雍陶

雍陶的诗词

长安客感

[唐代]

日过千万家,一家非所依。不及行尘影,犹随马蹄归。...

少年行

[唐代]

不倚军功有侠名,可怜球猎少年情。戴铃健鹘随声下,撼珮骄骢弄影行。觅匠重装燕客剑,对人新按越姬筝。岂知...

苦寒

[唐代]

今年无异去年寒,何事朝来独忍难。应是渐为贫客久,锦衣著尽布衣单。...

初醒

[唐代]

心中得胜暂抛愁,醉卧京风拂簟秋。半夜觉来新酒醒,一条斜月到床头。...

劝行乐

[唐代]

老去风光不属身,黄金莫惜买青春;白头纵作花园主,醉折花枝是别人。...

经杜甫旧宅

[唐代]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山月...

秋馆雨夜

[唐代]

夜雨空馆静,幽人起裴回。长安醉眠客,岂知新雁来。...

答蜀中经蛮后友人马艾见寄

[唐代]

茜马渡泸水,北来如鸟轻。几年朝凤阙,一日破龟城。此地有征战,谁家无死生。人悲还旧里,鸟喜下空营。弟侄...

渡桑干河

[唐代]

南客岂曾谙塞北,年年唯见雁飞回。今朝忽渡桑干水,不似身来似梦来。...

闻子规

[唐代]

百鸟有啼时,子规声不歇。春寒四邻静,独叫三更月。...

遣愁

[唐代]

抛掷泥中一听沈,不能三叹引愁深。莫言客子无愁易,须识愁多暗损心。...

秋露

[唐代]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