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翻译

注释
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
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薄幸:对女子负心。
书生:作者自谓。
“莫因”二句: 黄景仁 自注:“或戒以吟苦非福,谢之而已。” 韩愈 送《孟东野序》:“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其必由不得其平者乎?”黄诗本此,与次句相应。谶(chèn):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凶吉的隐语,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白话译文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黄景仁简介

生平

  • 出生地:阳湖人(今常州)
  • 出生时间:1749年2月20日
  • 逝世时间:1783年5月25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人

主要作品

《两当轩集》

百科介绍

黄景仁(1749年2月20日-1783年5月25日),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  清代诗人。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黄景仁

黄景仁的诗词

都门秋思

[清代]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寄语...

绮怀

[清代]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

绮怀

[清代]

露槛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当游仙。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人中年。茫茫...

春兴

[清代]

夜来风雨梦难成,是处溪头听卖饧。怪底桃花半零落,江村明日是清明。...

感旧

[清代]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讵有青马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他时...

新安滩

[清代]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癸巳除夕偶成

[清代]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别老母

[清代]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感旧

[清代]

唤起窗前尚宿醒,啼鹃催去又声声。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棍经时杜牧情。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云阶...

别老母

[清代]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杂感

[清代]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

癸巳除夕偶成

[清代]

其一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其二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