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二首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对月二首注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上升起一轮明月,
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
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注释
1.圆魄:指中秋圆月。
2.安知:哪里知道。

鉴赏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

  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上升起一轮明月,
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
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注释
1.圆魄:指中秋圆月。
2.安知:哪里知道。

对月二首出处

全唐诗:卷639-23

张乔简介

生平

  • 出生地:池州
  • 出生时间:不详
  • 逝世时间:不详

主要作品

《书边事》

主要成就

进士

百科介绍

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 张乔隐居九华山,池州人也。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迥少其伦。当时东南多才子,如许棠、喻坦之、剧燕、吴罕、任涛、周繇、张蠙、郑谷、李栖远与乔,亦称“十哲”,俱以韵律驰声。大顺中,京兆府解试,李参军频时主文,试《月中桂》诗,乔云:“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遂擅场。其年频以许棠久困场屋,以为首荐。乔与喻坦之复受许下薛尚书之,欲表于朝,以他不果。竟岨峿名途,徒得一进耳。有诗集二卷,传世。
张乔

张乔的诗词

书边事

[唐代]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代]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题河中鹳雀楼

[唐代]

高楼怀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燕过。树隔五陵秋色早,水连三晋夕阳多。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十载...

终南山

[唐代]

带雪复衔春,横天占半秦。势奇看不定,景变写难真。 洞远皆通岳,川多更有神。白云幽绝处,自古属樵人。...

[唐代]

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

试月中桂

[唐代]

与月转洪濛,扶疏万古同。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每以圆时足,还随缺处空。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未种...

寻桃源

[唐代]

武林春草齐,花影隔澄溪。路远无人去,山空有鸟啼。 水垂青霭断,松偃绿萝低。世上迷途客,经兹尽不迷。...

河湟旧卒

[唐代]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台城

[唐代]

宫殿余基长草花,景阳宫树噪村鸦。云屯雉堞依然在,空绕渔樵四五家。...

潭上作

[唐代]

竹岛残阳映翠微,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促织

[唐代]

念尔无机自有情,迎寒辛苦弄梭声。椒房金屋何曾识,偏向贫家壁下鸣。...

秋夕

[唐代]

春恨复秋悲,秋悲难到时。每逢明月夜,长起故山思。 巷僻行吟远,蛩多独卧迟。溪僧与樵客,动别十年期。...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