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露行·惟汉廿二世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翻译
注释
1、薤(xiè)露行: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相和曲》,此与《蒿里行》都原是送葬的挽歌,作者用旧调写时事。薤,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细长叶,紫色花,鳞茎长在地下,可以食用,也称作藠(jiào)头。
2、廿(niàn)二世:二十二世,指东汉灵帝,他是汉朝第二十二代皇帝。
3、所任:所任用的人。这里指灵帝时大将军何进,他是灵帝何皇后之兄。
4、沐猴:猕猴,这里是比喻何进。冠(guàn)带:作动词用,戴着帽子系着带子。《 史记 · 项羽 本纪》里有人曾骂项羽是“沐猴而冠”。沐猴而冠带,这里是用来讽刺何进,枉披人皮而没有实际本事。
5、知:同“智”,智慧,智谋。
6、谋强:意谓谋划干大事。何进曾策划诛杀把持朝政的宦官张让等,结果因犹豫迟疑而失败。
7、断:决断。
8、狩:打猎,后借指天子出巡,这里讳称皇帝外逃避祸。
9、执:捕捉,这里是劫持、挟持的意思。
10、白虹:白色的虹霓。贯日:穿过太阳。古人迷信,认为白虹贯日是天子命绝、大臣为祸的征兆。据《后 汉书 ·献帝纪》描述,初平二年(191)二月,白虹贯日,这年正月,董卓毒死被废为弘农王的少帝刘辩。
11、己:指何进。
12、贼臣:指董卓。
13、国柄:指朝政大权。
14、杀主:指董卓杀少帝刘辩。
15、宇京:京城,这里指东汉京城洛阳。
16、宗庙:这里指东汉帝王的祖庙,象征着政权。
17、燔(fán)丧:烧毁。
18、播越:颠沛流离。这句指董卓挟持献帝西迁长安。
19、且(cú):通“徂”,往,到。
20、微子:殷纣王的哥哥。据古籍记载,殷灭亡之后,他路过殷朝故都,看到宫室颓败残破,到处长满禾黍,无限伤心,遂作《麦秀歌》之诗,以抒发亡国之痛。诗人在此自比微子,以表达自己对洛阳的残破亦有无限感慨和哀伤。
白话译文
汉家第二十二世皇帝汉灵帝,用人实在是不得当。何进此人不过像一只披衣戴帽的猴子,没什么智慧却又想谋划诛杀宦官这等大事。结果因为他的优柔寡断,不敢下手,弄得皇帝被张让等人挟持外出。天象出现白虹贯日,最终何进被张让等人杀了。而后贼臣董卓入京得到国家的大权,杀了汉少帝之后还把洛阳也毁掉了。他彻底倾覆了汉朝的政权,烧毁了刘家的祖庙。接着裹挟着汉献帝刘协和官民颠沛流离地向长安迁都,一路尸骨盈野,哭声遍地。看着那洛阳的城郭,我就像微子一样感到无比的哀痛。
1、薤(xiè)露行: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相和曲》,此与《蒿里行》都原是送葬的挽歌,作者用旧调写时事。薤,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细长叶,紫色花,鳞茎长在地下,可以食用,也称作藠(jiào)头。
2、廿(niàn)二世:二十二世,指东汉灵帝,他是汉朝第二十二代皇帝。
3、所任:所任用的人。这里指灵帝时大将军何进,他是灵帝何皇后之兄。
4、沐猴:猕猴,这里是比喻何进。冠(guàn)带:作动词用,戴着帽子系着带子。《 史记 · 项羽 本纪》里有人曾骂项羽是“沐猴而冠”。沐猴而冠带,这里是用来讽刺何进,枉披人皮而没有实际本事。
5、知:同“智”,智慧,智谋。
6、谋强:意谓谋划干大事。何进曾策划诛杀把持朝政的宦官张让等,结果因犹豫迟疑而失败。
7、断:决断。
8、狩:打猎,后借指天子出巡,这里讳称皇帝外逃避祸。
9、执:捕捉,这里是劫持、挟持的意思。
10、白虹:白色的虹霓。贯日:穿过太阳。古人迷信,认为白虹贯日是天子命绝、大臣为祸的征兆。据《后 汉书 ·献帝纪》描述,初平二年(191)二月,白虹贯日,这年正月,董卓毒死被废为弘农王的少帝刘辩。
11、己:指何进。
12、贼臣:指董卓。
13、国柄:指朝政大权。
14、杀主:指董卓杀少帝刘辩。
15、宇京:京城,这里指东汉京城洛阳。
16、宗庙:这里指东汉帝王的祖庙,象征着政权。
17、燔(fán)丧:烧毁。
18、播越:颠沛流离。这句指董卓挟持献帝西迁长安。
19、且(cú):通“徂”,往,到。
20、微子:殷纣王的哥哥。据古籍记载,殷灭亡之后,他路过殷朝故都,看到宫室颓败残破,到处长满禾黍,无限伤心,遂作《麦秀歌》之诗,以抒发亡国之痛。诗人在此自比微子,以表达自己对洛阳的残破亦有无限感慨和哀伤。
白话译文
汉家第二十二世皇帝汉灵帝,用人实在是不得当。何进此人不过像一只披衣戴帽的猴子,没什么智慧却又想谋划诛杀宦官这等大事。结果因为他的优柔寡断,不敢下手,弄得皇帝被张让等人挟持外出。天象出现白虹贯日,最终何进被张让等人杀了。而后贼臣董卓入京得到国家的大权,杀了汉少帝之后还把洛阳也毁掉了。他彻底倾覆了汉朝的政权,烧毁了刘家的祖庙。接着裹挟着汉献帝刘协和官民颠沛流离地向长安迁都,一路尸骨盈野,哭声遍地。看着那洛阳的城郭,我就像微子一样感到无比的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