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世途倚伏都无定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翻译

注释
13。“世途”句:意谓祸是福的依托之所,福又是祸隐藏之地,祸、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倚伏:即《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简言“倚伏”。尘网:犹尘世,即人世。古人把现实世界看做束缚人的罗网,故言。 陶渊明 《归园田居》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卒:始终。
14。回还:同回环,谓循环往复。车转毂(gǔ):像车轮转动一样。毂:本指车轮中心部分,此指车轮。荣枯:本谓草木盛衰,常以比政治上的得志与失意。 曹植 《赠丁翼》:“积善有余庆,荣枯立可须。”反覆:谓反复无常。藏钩:古代一种游戏。《艺经》:“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交(通‘较’)胜负。”此言荣枯如同藏钩之戏,变化无常,令人难以捉摸。
15。龟灵:古人认为龟通灵性,故常用龟甲占卜以决吉凶。灵:动词,通灵。刳肠患:言龟虽通灵性,也难免自己要被人杀掉的祸患。《 庄子 ·外物》:“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同“披”)发窥阿门(小曲门)……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命人送)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仲尼( 孔子 )曰:‘神龟……知(智)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策(遗算),不能避刳肠之患,’”刳(kū):剖开。“马失”句用“塞翁失马”的故事,进一步说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事见《淮南子·人间训》,一般成语词典皆有载,姑从略。折:摔断。足:同“脚”。忧:忧患。
16。“不信”二句:以下棋比喻世事的变化不定。
白话译文
世上的事依托隐藏不定,尘世的事拉开缠绕没有停止过。
祸福轮回像车轮一样,荣光枯萎反来覆去像手持钩。
龟灵占卜要将龟开膛破肚,马失前蹄也不必忧虑。
如不信时请看下棋的人,输赢还得等到局终才分晓。

白居易简介

生平

  • 出生地:河南新郑
  • 出生时间:772年2月28日
  • 逝世时间:846年9月8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

主要成就

新乐府运动主要倡导者、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百科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下邽人(今陕西渭南)[1],出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白氏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的曾祖父移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遂移家于河南新郑。[2-3]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于洛阳去世,葬于洛阳香山。[4]代表作品:《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5-7]
白居易

白居易的诗词

长恨歌

[唐代]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

忆江南

[唐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钱塘湖春行

[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

琵琶引/琵琶行

[唐代]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

暮江吟

[唐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卖炭翁

[唐代]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

观刈麦

[唐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

大林寺桃花

[唐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池上

[唐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花非花

[唐代]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直中书省

[唐代]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