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往往虽相见,飘飘愧此身。不关轻绂冕,俱是避风尘。一别星桥夜,三移斗柄春。败亡非赤壁,奔走为黄巾。子去何潇洒,余藏异隐沦。书成无过雁,衣故有悬鹑。恐惧行装数,伶俜卧疾频。晓莺工迸泪,秋月解伤神。会面嗟黧黑,含凄话苦辛。接舆还入楚,王粲不归秦。锦里残丹灶,花溪得钓纶。消中只自惜,晚起索谁亲。伏柱闻周史,乘槎有汉臣。鸳鸿不易狎,龙虎未宜驯。客则挂冠至,交非倾盖新。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浪迹同生死,无心耻贱贫。偶然存蔗芋,幸各对松筠。粗饭依他日,穷愁怪此辰。女长裁褐稳,男大卷书匀。漰口江如练,蚕崖雪似银。名园当翠巘,野棹没青苹。屡喜王侯宅,时邀江海人。追随不觉晚,款曲动弥旬。但使芝兰秀,何烦栋宇邻。山阳无俗物,郑驿正留宾。出入并鞍马,光辉参席珍。重游先主庙,更历少城闉。石镜通幽魄,琴台隐绛唇。送终惟粪土,结爱独荆榛。置酒高林下,观棋积水滨。区区甘累趼,稍稍息劳筋。网聚粘圆鲫,丝繁煮细莼。长歌敲柳瘿,小睡凭藤轮。农月须知课,田家敢忘勤。浮生难去食,良会惜清晨。列国兵戈暗,今王德教淳。要闻除猰貐,休作画麒麟。洗眼看轻薄,虚怀任屈伸。莫令胶漆地,万古重雷陈。

翻译

往往:《 汉书 ·吴王传》:往往而有。董仲舒策:“王道往往而绝也。”
飘飘:汉崔駰诗:“飘飘神举逞所欲。”
级冕:《淮南子》:“饰绂冕之服。”
星桥:《汉书》:秦李冰造七星桥,上应七星。光武谓吴汉曰:“安军宜在七星桥。”张正见诗:“星桥转夜流。”
斗柄:《公羊传注》:斗指东曰春。隋炀帝诗:“更移斗柄转。”
赤壁:《荆州记》: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昔周瑜破 曹操 处。《方舆胜览》:赤壁在蒲圻县西百二十里,北岸乌林,与赤壁相对。
黄巾:后汉钜鹿人张角,所部有三十六万,皆着黄巾,同日反叛。
[8]潇洒:《北山移文》:“潇洒出尘之想。”《世说》:谢车骑见王文叔曰:“潇洒相遇。”
过雁:陆厥诗:“雁过南无书。”
悬鹑《世说》:“衣不经新,何由而故?”《 荀子 》:“子夏家贫,衣若悬鹑。”《说文》:“鹑,駰属,其羽斑而散。贫士衣象之。”
[11]伶俜,失所之貌。古《猛虎行》:“伶俜到他乡。” 谢灵运 诗:“卧疾丰暇裕。”
[12]迸泪: 骆宾王 诗:“迸泪下双流。”
[13]伤神:韦黯诗:“别后倍伤神。” 陈师道 曰:苏公居颖,春夜对月,王夫人曰:“春月可喜,秋月使人愁耳。”公遂作词曰:“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老杜云:“秋月解伤神。”语简而益工。
[14]会面嗟黧黑:《 屈原 传》:面色黧黑。
[15]接舆:《列仙传》:接舆,名陆通,楚人也。
[16] 王粲 :谢灵运诗序:王粲,家本奏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诗曰:“整装辞秦川,秣马赴楚壤。”
[17]丹灶:《南越志》:长沙郡浏阳县东有王乔山,山有合丹灶。《别赋》:“守丹灶而不顾。”周弘正诗:“丹灶起残烟。
[18]钓纶:《诗》:“其钓维何,维丝伊缗。”注:“缗,纶也。”
[19]消中只自惜:《后汉·李通传》:素有消疾。《素问》:“多食数溲曰消中,即消渴也。”
[20]晚起索谁亲:《绝交书》:“卧喜晚起。”索,求也。
[21]伏柱闻周史:王康琚诗:“老聃伏柱史。”
[22]鹓鸿不易狎:鸳小鸿大,两物不伦,当作鹓鸿。《 庄子 》:“鹓雏发于南海,飞于北海。”此与鸿飞冥冥、举翅摩天者正相类,若鸳鸯,人得取而狎之矣。东坡诗:“闻道鹓鸿满台阁,网罗应不到沙鸥。”乃用杜鹓鸿也。《 隋书 》:齐驱骐骥,比翼鹓鸿。
[23]龙虎未宜驯:赵至《与从兄书》:“龙睇大野,虎啸六合,猛气纷坛,雄心四据。”《五君咏》:“龙性谁能驯。”
[24]挂冠:《后汉·逢萌传》:王莽居摄,萌解冠挂东都门而去。
[25]交非倾盖新:《 邹阳 传》:“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注:“倾盖,言交盖驻车也。”
[26]意气合: 司马迁 《报任安书》:“意气殷勤。”
[27]浪迹:戴逵《栖林赋》:“浪迹颍湄,栖景箕岑。”
[28]蔗芋《蜀都赋》:“瓜畴芋区,甘蔗辛姜。”
[29]女长裁褐稳,男大卷书匀: 顾炎武 曰:《张融传》:与从叔永书云:“世业清贫,民生多待。榛栗枣修,女贽既长;束帛禽鸟,男礼已大。”
[30]漰口:《水经注》:李冰于都安县堰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江入郫江检江以行舟。《寰宇记》:导江县有都安堰。蜀人谓堰为堋。谢眺诗:“澄江静如练。”
[31]蚕崖:在导江县西北四十七里。
[32]名园:《世说》:顾辟疆有名园。
[33]野棹没青苹:左岘曰:堋口水急,不可通舟,野棹乃泊于小溪者。《风赋》:“风起于青苹之末。”
[34]屡喜王侯宅:本出古诗,此句王侯却指王姓,言犹李云李侯,程云程侯,不然侍御不得拟王侯也。
[35]江海人:公自谓。谢灵运诗:“本是江海人。”
[36]款曲动弥旬:任昉诗:“劳君款曲问,冒此殷勤酬。” 何逊 诗:“弥旬苦凌乱。”
[37]芝兰秀:《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38]栋宇邻:陶潜诗,“欢心孔洽,栋宇惟邻。”
[39]山阳无俗物:向秀与 嵇康 为竹林之游,作《恩旧赋》云:“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俗物,见九卷。
[40]郑驿正留宾:《汉书》:郑当时,字庄,常置驿马于长安诸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
[41]席珍:《儒行》:儒有席上之珍。
[42]少城:即张仪城。李膺记:在大城之西,故曰少城。《说文》:“闉,城内重门也。”陆系侍,“别念限城闉。”
[43]绛唇:扬雄《蜀都赋》:“眺朱颜,离绛唇。”《芜城赋》:“蕙心纨质,玉貌绛唇。”
[44]送终:汉明帝诏:“百姓送终之制。”《 王昭君 辞》:“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45]结爱独荆榛:王筠诗:“结爱久相离。”潘岳诗:“荆棘成榛。”
[46]区区甘累趼:《庄子》:“百舍重趼。”又任昉笺:“累茧救宋。”
[47]稍稍息劳筋:《 孟子 》:“劳其筋骨。”
[48]网聚粘圆鲫,丝繁煮细莼:《本草纲目》:鲫鱼合莼作羹食良。又陆云曰:“千里莼羹。”
[49]长歌敲柳瘿:申涵光曰:“长歌敲柳瘿”,借用击唾壶事,语新。“瘿,颈瘤也。柳瘿,可为樽。”洙曰:柳瘿,木之节目如疣。 曹植 诗:“我有柳瘿瓢。”
[50]藤轮:蔡氏以藤轮为车轮。 鲍照 诗:“花蔓引藤轮。”今按:王洙曰:藤轮,蒲团也,以藤为之。此说为正。若车轮,岂可凭倚以睡乎。
[51]德教:董仲舒策:“任德教而不任刑。”
[52]猰貐:《山海经》作窫窳,蛇身人面。《尔雅》:“猰貐,类貙虎,磨牙食人,迅走。”《淮南子》:尧之时,猰貐为民害。
[53]洗眼看轻薄:隋炀帝诗:“宿雾洗开明媚眼。”张华诗:“末世多轻薄。”
[54]屈伸:《易》:“屈伸相感而利生焉。”
[55]胶漆:古诗:“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56]雷陈:后汉陈重与雷义同为举辟,更相推让,乡里为之语曰:“胶漆自为坚,不如雷与陈。”

杜甫简介

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生平

  • 出生地: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先天元年(712年)
  • 逝世时间:大历五年(770年)冬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望岳》《登高》《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百科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1-3]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4]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5-6]
杜甫

杜甫的诗词

八阵图

[唐代]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春望

[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

[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夜喜雨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

石壕吏

[唐代]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

月夜忆舍弟

[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登高

[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

登岳阳楼

[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蜀相

[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