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三首

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傍池台。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

白菊三首注释赏析

注释

①闰前:在置闰之前的日子。
②婀娜:体态轻盈、婉转多姿的样子。
③挫:摧残。

鉴赏

  菊花虽以黄色为正,但白菊因其洁白如玉的颜色,更易给人以清高脱俗之感,故历来咏白菊的诗词也为数不少。司空图的这三首诗,就是其中的精品之作。

  第一首诗是开题之作。诗歌的首句就显得非常突兀,气势非凡。尘世人间的纷纷扰扰,让人心烦意乱,渴求能有一方平静的天空来安抚自己的心灵。那些杨柳难以完成这一使命。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常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所以杨柳只会让人想起离别之情,使原有的烦乱心情更加沉重了。这种境况之下,诗人欣喜地发现,在置闰之前、霜雪未降的时节,菊花摇曳着轻盈的姿态,像是在为人作宽慰之解,此时,诗人心中的烦闷之情恐怕已经扫荡殆尽了。

  第二首诗是接承了上首诗的诗意,描摹了菊花开放时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菊花的赞美之意。西风吹来,万物凋零,但此时此刻只有菊花还在池台庭院旁边以其婀娜多姿的体态绽放着生命力。虽然有严寒和霜雪袭来,但菊花毫无畏惧,摆动轻盈的舞袖,那醉人的花香就会萦绕在赏花人的面前,给人们带来了春天般的美好。

  第三首诗写道,繁霜降下,秋去冬来,菊花终究要与人们辞别了。但是这种辞别没有哀伤与悲愁,只有从容与淡定。“且莫催”、“自低垂”的“且”与“自”二字,将菊花的从容姿态充分展现出来。尽管是辞别,菊花依然是横拖长袖,呈现出让人怜惜的姿容,那种乐观与淡定,让人不由得对菊花在来年春天的重新萌发充满了乐观的期望。“只待”与“舞来 ”也是非常富有表现力的字眼。

  三首诗前后结构整齐、意脉贯通,采取以短篇连缀成长篇的手法,不但将白菊的动人形象展现于读者眼前,更提炼、升华出其内在的优秀精神品质,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译文及注释

①闰前:在置闰之前的日子。
②婀娜:体态轻盈、婉转多姿的样子。
③挫:摧残。

白菊三首出处

全唐诗:卷634-8

司空图简介

生平

  • 出生地: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永济)
  • 逝世时间:公元908年

背景信息

  • 祖籍: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永济)
  • 信仰:道家

百科介绍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1]
司空图

司空图的诗词

乐府

[唐代]

五更窗下簇妆台,已怕堂前阿母催。 满鸭香薰鹦鹉睡,隔帘灯照牡丹开。...

故乡杏花

[唐代]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五十

[唐代]

闲身事少只题诗,五十今来觉陡衰。清秩偶叨非养望,丹方频试更堪疑。髭须强染三分折,弦管遥听一半悲。漉酒...

秋景

[唐代]

景物皆难驻,伤春复怨秋。旋书红叶落,拟画碧云收。...

二十四诗品

[唐代]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备具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退栖

[唐代]

宦游萧索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失良朋。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自此...

上方

[唐代]

花落更同悲木落,莺声相续即蝉声。 荣枯了得无多事,只是闲人漫系情。...

有感

[唐代]

灯影看须黑,墙阴惜草青。岁阑悲物我,同是冒霜萤。...

元日

[唐代]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梦中

[唐代]

几多亲爱在人间,上彻霞梯会却还。须是蓬瀛长买得,一家同占作家山。...

渡江

[唐代]

秋江共僧渡,乡泪滴船回。一夜吴船梦,家书立马开。...

二十四诗品

[唐代]

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乔木,碧苔芳晖。...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