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台词四首
扬州桥边少妇,长安城里商人。
二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
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
闻身强健且为,头白齿落难追。
准拟百年千岁,能得几许多时。
翻译
⑴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少妇:一作“小妇”。
⑵长安:在今陕西西安和咸阳附近。一作“长干”。城里:一作“市里”。
⑶二年:一作“三年”。
⑷青草湖:湖名,在今湖南省岳阳市西南。湖:一作“台”。
⑸飞猿岭:指湘、粤、桂等省交界的五岭,古时多猿。
⑹湘江:长江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东北部兴安、灵川、灌阳、全州等县境内的海洋山,上游称海洋河,在湖南省永州市区与潇水汇合,开始称湘江,向东流经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县入洞庭湖後归长江。一作“三湘”。
⑺道上:一作“岸上”。
⑻暮愁:一作“暮恨”。
⑼且为:一作“早为”。
⑽齿落:指年岁老;暮年。
⑾能得:一作“不知”。
⑵长安:在今陕西西安和咸阳附近。一作“长干”。城里:一作“市里”。
⑶二年:一作“三年”。
⑷青草湖:湖名,在今湖南省岳阳市西南。湖:一作“台”。
⑸飞猿岭:指湘、粤、桂等省交界的五岭,古时多猿。
⑹湘江:长江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东北部兴安、灵川、灌阳、全州等县境内的海洋山,上游称海洋河,在湖南省永州市区与潇水汇合,开始称湘江,向东流经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县入洞庭湖後归长江。一作“三湘”。
⑺道上:一作“岸上”。
⑻暮愁:一作“暮恨”。
⑼且为:一作“早为”。
⑽齿落:指年岁老;暮年。
⑾能得:一作“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