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飘飘西极马,来自渥洼池。飒飁定山桂,低徊风雨枝。 我闻龙正直,道屈尔何为。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谁。 官联辞冗长,行路洗欹危。脱剑主人赠,去帆春色随。 阴沉铁凤阙,教练羽林儿。天子朝侵早,云台仗数移。 分军应供给,百姓日支离。黠吏因封己,公才或守雌。 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活国名公在,拜坛群寇疑。 冰壶动瑶碧,野水失蛟螭。入幕诸彦集,渴贤高选宜。 骞腾坐可致,九万起于斯。复进出矛戟,昭然开鼎彝。 会看之子贵,叹及老夫衰。岂但江曾决,还思雾一披。 暗尘生古镜,拂匣照西施。舅氏多人物,无惭困翮垂。

翻译

单复编在大历元年,今姑仍之。题云“评事”,而篇中言羽林,言入幕,崔盖先为评事,继膺幕僚,后以元戎之荐,补羽林军职也。【张远注】评事为公诸舅之子,题下疑脱弟字。

飘飘西极马,来自渥洼池①。飒飁 寒山桂②,低徊风雨枝。我闻龙正直,道屈尔何为。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知。

(从崔叙起。马来漫洼,比崔之才俊。桂摧风雨,比崔之困抑。龙屈当伸,而元戎见知。言崔之遭遇,三用比喻,意各不同。《杜臆》:元戎不记其名,盖荐崔使教练羽林者。悲歌,谓崔有忧世之心。)

①《汉·礼乐志》:“天马来,从西极。”汉郊祠歌:“马生渥洼水中。”②《唐韵》:“飒飁,大风也。” 谢灵运《入华子岗》诗:“南州实炎德,桂木凌寒山。”

官联辞冗长①,行路徙欹危。脱剑主人赠②,去帆春色随。阴沉铁凤阙③教练羽林儿④。

(此送崔还朝。辞冗长,离散职。徙敬危,将出峡。赠在元(,)戎,去指评事。凤阀,谓宫殿。羽林,乃卫士。【朱注】评事掌出使推按,不为冗官。此云“官联辞冗长”,下云“教练羽林儿”,盖崔自外僚征入朝,为羽林幕职。评事恐是兼官,或先曾以评事贬斥者。)

①《申屠嘉传》:“冗官居其中。”师古曰:“冗,散辈也。”《文赋》:“固无取乎冗长。”郑曰:“长,直亮切。”②《吴越春秋》:伍子胥解剑赠渔父。③《文心雕龙》:天高气清,阴沉之气远。”《汉书》:建章宫,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西都赋注》:“圆阙上作铁凤凰,令张两翼,举头敷尾。”陆倕《石阙铭》:“铜雀铁凤之工。”④《汉·宣帝纪》:“羽林灭儿。”注:“天有羽林星,林喻若林木之盛,羽有羽翼鸷击之意,故以名武官焉。”《百官表》:取从军死事者之子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

天子朝侵早,云台仗数移。分军应供给,百姓日支离。黠吏因封己①公才或守雌②。

(此则有慨时事。《杜臆》:朝侵早,世乱多事。仗数移,(,)乘舆括迁。供给,谓军需之急。支离,谓民力已罢。封己,有害于民者。守雌,无益于民者。二语说尽官曹之弊。公才,泛言在位者,不指崔君。)

①《国语》:叔向曰:“引党以封己。”注:封,厚也。《晋书》: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②《老子》:“知其雄,守其雌。”

燕王买骏骨①,渭老得熊署②。活国名公在③,拜坛群寇疑④。 冰壶动瑶碧⑤,野水失蛟螭。

(此谓元戎得以靖乱。骏骨、熊罴,言主帅能用崔。名公,即指元戎。群寇惊疑,则国多全活矣。冰壶句,言将令肃清。野水句,言余孽销除。)

①《战国策》:涓人为君求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大怒。渭人曰:“死马且买之,况生马乎?”不三年,千里马至者三。②渭老熊署,注见三卷。③《南史》:王广之子珍国,为南樵 太守,高帝手敕云:“爱人活国,甚副吾意。”④拜坛,用汉高拜韩信事。⑤【远注】冰壶,即冰雪静聪明意。 鲍照诗:“清如玉壶冰。”

入幕诸彦集①,渴贤 高选宜②。窍腾坐可致③,九万起于斯④。复进出矛戟⑤,昭然开鼎彝⑥。

(此谓崔公能显功业。《杜臆》:崔盖先入幕而后被荐引也。骞腾二句,比其名位之远大。复进,再陞迁也,矛戟谓专阃,鼎彝谓勒功,此又望其将来也。)

①鲍照《别赋》:“舍金闺之诸彦。”②《孔丛子》:子思对鲁穆公曰:“君若饥渴待贤,纳用其谋。”《 潘岳传》:“杨骏辅政,高选吏佐。”③《孟子》:“可坐而致也。”④《庄子》:“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⑤《世说》: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⑥任昉序:“功铭鼎彝。”

会看之子贵,叹及老夫衰。岂但江曾决①,还思雾一披②。暗尘生古镜③,拂匣照 西施。舅氏多人物④,无惭困翮垂。

(未赠别而致称羡之意。昔听崔(,)谈论,如悬河之注。今想其丰采,如披云见天。其先屈而后伸,又如拭尘照面矣。舅氏之门,多材如此,亦何惭困抑乎,末盖幸之也。此亦三用比喻,与起处相应。此章,首尾各八句,中四段各六句。)

①《庄子》:“决西江之水而活汝。”②《世说》:“卫瓘见乐广曰:“若披云雾睹青天。”③鲍照诗:“明镜尘匣中。”④《杜臆》:旧注皆以崔为公舅氏,今诗中称崔为之子,自称为老夫,其非甥舅可知。后有《毒热简崔评事十六弟》诗,亦自称老夫,而称崔为内弟。又知二评事皆公中表,以生于舅家,故云“舅氏多人物”耳。
-----------仇兆鳌《杜诗详注》-----------

杜甫简介

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生平

  • 出生地: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先天元年(712年)
  • 逝世时间:大历五年(770年)冬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望岳》《登高》《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百科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1-3]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4]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5-6]
杜甫

杜甫的诗词

八阵图

[唐代]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春望

[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

[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夜喜雨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

石壕吏

[唐代]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

月夜忆舍弟

[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登高

[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

登岳阳楼

[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蜀相

[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