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日三首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一声何处送书雁, 百丈谁家上水船。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 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负盐出井此溪女, 打鼓发船何郡郎。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短短桃花临水岸, 轻轻柳絮点人衣。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 他日一杯难强进,重嗟筋力故山违。

翻译

【鹤注】永泰元年秋,公至云安,是冬在云安作。明年春晚,迁居夔州。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一声何处送书雁①,百丈谁家上濑船②。未将梅蕊惊愁眼③,要取椒花媚远大④。明光起草人所羡⑤,肺病几时朝日边⑥。

(此诗厌居云安而作。首记时,次记地。三四县前景,承次句。五六腊后事,承首句。末因春近而念朝正也。闻雁声,想家书。见濑船,思出峡。方在腊,故梅蕊未吐。春将至,故椒花欲颂。远天,指云安。媚,言其可爱。)

① 张正见诗:“终无一雁带书回。”②晋乐府:“沿江引百丈,一濡多一艇。”《南史· 朱超石传》:宋武北伐,超石前锋入河,军人缘河南岸,牵百丈。【朱注】《演繁露》云:杜诗多用百丈,问之蜀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棱,若用索牵,遇石辄断,故劈竹为大辫,用麻绳连贯以为牵具,是名百丈。 陆游《入蜀记》:上峡惟用炉及百丈,不用张帆。百丈,以巨竹四破为之,大如人臂。《吴都赋》:“直冲涛而上濑。”濑,急滩也。③ 江总诗:“玩竹春前笋,惊花雪后梅。”惊眼本此。④晋刘榛妻元日献《椒花颂》。 杨慎谓当作楸花,未然。古乐府:“入门各自媚。”即此媚字。朱翰引“媚于天子”,太迂。⑤汉王商借明光殿起草作制诰。赵大纲谓公诗“翰林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即“明光起草人所羡”也。据《石砚》诗蔡注引《汉官仪》,尚书郎主作文章起草,乃自叙郎官事也。⑤晋明帝云:“只闻人自长安来,不闻人自日边来”故后人遂指长安为日边。

其二

寒轻市上山烟碧①,日满楼前江雾黄②。负盐出井此溪女③,打鼓发船何郡郎④。新亭举目风景切⑤,茂陵著书消渴长⑥。春花不愁不烂慢,楚客惟听掉相将⑦。

(次章,承云安。上四云安景事,下四云安情绪。烟碧、雾黄,冬暖之色。此溪女,嫌其俗陋。何郡郎,怪其冒险。中原未平,故有新亭风景之伤。肺病留蜀,故有茂陵消渴之慨。春花,应春动。听棹,思出峡也。)

① 何逊诗:“山烟涵树色。”② 鲍照诗:“濛昧江上雾。”③《马岭谣》:三牛对马岭,不出贵人出盐井。【远注】云安人家有盐井,其俗以女当门户,皆贩盐自给。《唐书》:夔州奉节县,有永安井盐官,又,云安、大昌皆有盐官。④又云:峡中多曲,江有峭石,两舟相触,急不及避,故发船多打鼓,听前船鼓声既远,后船方发,恐相值触损也。《何氏语林》:王敦尝坐武昌约台,闻行船打鼓,嗟称其能。⑤《王导传》:中州士人避乱江左,每至暇日,邀饮新亭,周中坐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通鉴注》:新亭去江宁县十里,近临江诸。切,乃凄切之切。⑥茂陵著书,用 司马相如事,注别见。【顾往】菱为南楚,故自称楚客。鲍照诗:“楚客心悠哉。”⑦《仪礼注》:相将,彼此相扶助。陶潜诗:“相将还旧居。”《杜臆》:发必同行。故曰相将,犹俗云船帮。

其三

即看燕子入山扉①,岂有黄鹏历翠微②,短短桃花临水岸③,轻轻柳絮点人衣。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④。他日一杯难强进⑤,重嗟筋力故山违⑥。

(末章,承春意。上四拟春日之景,下四写春日之情。【朱注】诗作于十二月一日,而云燕鹂桃柳者,盖逆道其事,即所谓他日也。亲知稀见,欲开怀而不得。故山终违,欲强饮而不能。意有两层,故曰重嗟。朱瀚谓一嗟筋力,一嗟故山,非是。筋力,即上文老去耳。即看,即可见也。岂有,岂不有也。他日,指来春。故山,指长安。瀚曰:故山、山扉,首尾相应。)

① 陈后主诗:“云色入山扉。”②何逊诗:“黄鹂隐叶飞。”翠微,山腰春色。③【黄注】短短,字老而趣。如小小则嫩,矮矮则俗,灼灼则太文,皆替此二字不得。④王羲之《与谢万书》:“欲与亲知,时共欢宴。”《史记》:赵高曰:“群臣莫得见其面。”⑤ 薛道衡诗:“陶然寄一杯。”⑤ 李峤诗:“重嗟欢赏地,翻召别离优。”陶弘景《授 陆敬游文》:“筋力尽于登筑。” 谢灵运诗:“故山日已远。”杜诗凡数章承接,必有相连章法。首章结出还京,次章结出下峡,三章又恐终老峡中,皆其布置次第也。卢世曰:末章尤空奇变化,其虚实实虚、有无无有之间,妙极历乱。而怀人叹老,抱映盘纡,此老杜七律之神境。
-----------仇兆鳌《杜诗详注》-----------

杜甫简介

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生平

  • 出生地: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先天元年(712年)
  • 逝世时间:大历五年(770年)冬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望岳》《登高》《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百科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1-3]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4]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5-6]
杜甫

杜甫的诗词

八阵图

[唐代]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春望

[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

[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夜喜雨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

石壕吏

[唐代]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

月夜忆舍弟

[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登高

[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

登岳阳楼

[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蜀相

[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