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得忘字)

沱水流中座,岷山到此堂。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雪云虚点缀,沙草得微茫。 岭雁随毫末,川蜺饮练光。霏红洲蕊乱,拂黛石萝长。 暗谷非关雨,丹枫不为霜。秋成玄圃外,景物洞庭旁。 绘事功殊绝,幽襟兴激昂。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

翻译

【鹤注】此广德二年作。《杜臆》:题加奉观,致敬严公至此,安得有登床笑傲之失乎。

沱水临中座①,岷山到北堂②。白波吹粉壁③,青嶂插雕梁④。直讶松杉冷,兼疑菱荇香⑤。雪云虚点缀⑥,沙草得微茫⑦。

(此并提江山,叙出厅事画图。白波、青嶂、松杉、菱荇、雪云、沙草,句句山水对言,下节亦然。)

①《寰字记》:沱水在成都府新繁县。《蜀都赋》:”金罍中坐。”②《书》:“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唐·地志》:茂州汶山县,有岷山。 鲍照诗:“忽过北堂陲。”③《庄子》:“白波若山。” 张正见诗:“粉壁丽椒涂。”④ 沈约诗:“峻.起青嶂。” 阴铿诗:“雕梁画早梅。”⑤刘歆《甘泉赋》:“芙蓉菡萏,菱荇蘋蘩。”⑥《西京杂记》:“雪云曰同云。”《晋书·谢韶传》:夜月明净,王道子叹以为佳,谢重曰:“不如微云点缀。”⑦ 孔稚珪诗:“沙草不常青。” 陈子昂诗:“高丘正微茫。”

岭雁随毫末①,川蜺饮练光②。靠红洲蕊乱③,拂黛石萝长④。谷暗非关雨⑤,枫丹不为霜⑥。秋城玄圃外⑦,景物洞庭旁⑧。

(此分顶山水,曲尽画中景物。写出或远或近,或高或下,或虚或实,或大或小,无不形容刻画。毫末,谓画笔。练光,谓画绢。非关雨,墨气也。不为霜,朱色也。)

①晋 江逌诗:“鸣雁薄云岭。”《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②隋 王胄诗:“残虹低饮涧。”③谢脁诗:“发萼初攒紫,余采尚霏红。”④ 沈佺期诗:“拂黛随时广。” 江淹诗:“石萝日上寻。”⑤ 宋之问诗:“谷暗千旗出。”沈佺期待:“暗谷疑风雨。”⑥ 谢灵运诗:“晚霜枫叶丹。”⑦ 江总诗:“秋城韵晚笛。”《淮南子》:昆仑玄圃,唯绝通天。”《楚辞》:“朝发于苍梧兮,夕余至乎玄圃。”⑧ 王台卿诗:“景物共依迟。”《楚辞》:“洞庭波兮木叶落。”

绘事功殊绝①,幽襟兴激昂②。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③。

(末乃观画而颂严公。因画图中江山,而想见谢公丘壑,比意贴切。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①绘事,出《论语》。《考工记》:“凡绩画之事后素功。” 杨修书:“圣贤卓荦,固所以殊绝凡庸也。”② 王勃诗:“桂宇幽襟积。”扬雄《解嘲》:“激昂万乘之主。”③《晋书》:谢安放情丘壑,虽受朝寄,东山之志,始末不渝。 杨万里曰:杜集排律多矣,独此琼枝寸寸是玉,栴檀片片皆香。然排律仅 可止此,至五十韵百韵,则非古矣。

王嗣奭曰:此诗是唐人咏画格调,而遣词工致,娓娓不穷,他人无复措手处。末拈限韵,亦自稳称。

胡夏客曰:起联庄重,接联精警,收语稳足,此最入格之篇。

按:昔人论此诗,为宋人咏画之祖。但其分写山水,亦有所本。谢灵运《过始宁墅》诗,中十句云:“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白云抱幽石,绿篠媚清涟。葺字临回江,筑观基层颠。”此亦一山一水对言,然杜用以咏画,更较详细精工耳。

杨廷秀曰:老杜“沱水临中座,岷山赴北堂”,此以画为真也。曾吉父云“断崖韦偃树,小雨郭熙山”,此以真为画也。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原注:老儒艰难,病于庸蜀,叹其殁后,方授一官。

《英华》注:斛斯名融。【鹤注】斜斯,即斜斯六,乃草堂之邻,公所谓酒伴者。此当是广德二年作。

此老已云殁,邻人嗟未休。竟无宣室召①,徒有茂陵求②。妻子寄他食③,..园林非昔游④。空余繐帷在⑤,浙渐野风秋⑥。

(首章痛校书身亡,而慨山庄之阒寂。在四句分截。邻人尚嗟,则平日为人可知。宣室召,生前不遇。茂陵求,殁后授官。【黄注】玩妻子寄食句,知此庄特空舍。邻人,盖代守园林者。)

①《汉书》:贾谊自长沙征见,文帝方受釐宣室,问以鬼神之本。苏林曰:宣室,未央前正室。②《 司马相如传》:家居茂陵,病甚,武帝使所忠往求其书,至则相如已死,问其妻,得遗札,书言封禅事。③《左传》:“民食于他。”④陶潜诗:“静念园林好。”⑤繐,细布而疏者,以繐为灵帐也。 陆机《吊魏武文》:“悼繐帐之冥漠。”⑥ 谢惠连诗:“浙渐振条风。”江淹诗:“寥戾野风急。”

其二

燕入非傍舍①,鸥归只故池②。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③。遂有山阳作④,多惭鲍叔知⑤。素交零落尽⑥,白首泪双垂。

(次章对旧庄荒凉,而伤故交之凋谢。亦四句分截。上半触景伤人,步步咨嗟,处处悲感。山阳作,应前园林。惭鲍叔,应前妻子。素交尽而老泪垂,哀人亦复自哀矣。)

①《汉书·高帝纪》:上从旁舍来。②谢灵运诗:“故池不更穿。”③《汉·五行志》:上林苑中大柳树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 庾信诗:“春柳卧生枝。”④【黄注】遂字有意,见相去一年而斛斯遂亡也。《晋书》:向秀经 嵇康山阳旧居,作《思旧赋》。⑤《史记》: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③刘孝标《绝交论》:“斯贤达之素交,历万古而一遇。”谢脁诗:“零落悲友朋。”黄生曰:二诗借古叙事处,见笔之老;写景寓情处,见笔之灵。二种笔法俱难到,况兼之乎。
-----------仇兆鳌《杜诗详注》-----------

杜甫简介

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生平

  • 出生地: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先天元年(712年)
  • 逝世时间:大历五年(770年)冬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望岳》《登高》《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百科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1-3]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4]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5-6]
杜甫

杜甫的诗词

八阵图

[唐代]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春望

[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

[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夜喜雨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

石壕吏

[唐代]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

月夜忆舍弟

[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登高

[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

登岳阳楼

[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蜀相

[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