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二首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翻译

鲍钦止曰:此为吐蕃入寇而作。旧注谓禄山河北事,非也。黄鹤依此编在广德二年。

黄河北岸海西军①,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②。

(此叹当时戍兵其众,不能制吐蕃之横行。铁马,指胡骑。)

①【朱注】河水经自于阗、疏勒而东,径金城允吾县北。郦道元云:王莽之西海也,莽纳西零之献以为西海郡,治此城。阚駰曰:县西有卑禾羌海,世谓之青海, 唐时其城陷于吐蕃,故此云海西军。或引史宝应元年回纥可汗屯河北,雍王率僚属往见之以证此诗,不知回纥地直朔方,不得云海西军也。鲍钦止注指吐蕃入寇。仍以此说为正。②《晋中兴书》:冉闵杀石鉴及诸番,于时高鼻多须者无不滥死。李陵《报 苏武书》:“吟啸成群,听之不觉泪下。”

其二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①。

(此叹蜀人迫于军饷,故愿太平以纾民困。指塞外之黄河,故云南岸是。唐运道之黄河在于中州。《杜诗博议》:唐运道俱仰黄河,独蜀僻在西南,河漕不通,西山三城粮运屡绝,故有供给无粟之叹。此亦为吐蕃入寇而作。)

①【赵注】弃金玉,言毋奢侈,如传言不宝金玉之义。
扬旗
原注:二年夏六月,成都尹严公置酒公堂,观骑士,试新旗帜。

【鹤注】当是广德二年夏在幕府中作。吐著陷松、维、保三州,在去年十二月。《后汉·陈蕃传》:扬旗曜武。

江风飒长夏①,府中有余清。我公会宾客,肃肃有异声②。初筵阅军装③罗列照广庭④。庭空六马人⑤,駊駊扬旗旌⑥。

(首叙严公会客观旗。异声,(,)谓治军有名。)

① 沈佺期诗:“坐看长夏晚。”②陶潜诗:“肃肃其风。”③《诗》:“宾之初筵。”④古诗:“罗列自成行。” 何敬祖诗:“广庭发晖素。”⑤《书》:“凛乎若朽索之驭六马。”节度使何以有六马,前《冬狩行》云“使君五马一马骢”,亦是一证。按《毛诗》:“良马六之。”则大夫亦可言六马矣。《韩非子》:夫猎者托车舆之安,用六马之足。⑥《说文》:“駊駊,马摇头也。”《甘泉赋》:“崇丘陵之駊駊兮。”

回回偃飞盖①,熠熠迸流星②。来冲风飙急,去擘山岳倾。材归俯身尽③,..妙取略地平④,虹蜺就掌握⑤,舒卷随人轻⑥。

(此备写扬旗之状。吴论:其回转处如飞盖偃仰,其飘忽处如流星迸落,其乍来也如风驰之急,其倏倒也如山势之倾。言其奇妙则马上俯身,而旗尾略地;言其轻捷如虹蜺在握,而舒卷随人。)

① 刘桢诗:“回回目昏乱。” 曹植诗:“飞盖相追随。”② 张华诗:“熠熠宵流。”《羽猎赋》:“曳彗星之飞旗。”石苞书:“旌旗流星。”③曹植诗:“俯身散马蹄。”④《汉书》:“无战而略地。” 傅玄《西都赋》:“奏新声,理秘舞。飙回风,转流采。”《记》:“总干而山立。”⑤《羽猎赋》:“虹蜺为缳。”注:“缳,旗上系也。”掌握,见下章。⑥ 江总《陈宣帝哀策文》:“曳蛇旗之舒卷。”

三州陷犬戎①,但见西岭青。公来练猛士②,欲夺天边城。此堂不易升③,..庸蜀日已宁④。吾徒且加餐⑤,休适蛮与荆⑥。

(未望严公恢境安民。鹤曰:练士夺城谓欲攻吐善,是年九月.武果败之。“此堂不易升”,言任大责重也。庸蜀日宁,则克胜此任矣。此章三段,各八句。)

①柳芳《唐历》:广德元年,运粮绝,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周语》:“穆王将征犬戎。”②《大风歌》:“安得猛土兮守四方。”③相如《琴歌》:“何悟今夕兮升斯堂。”④《牧誓》:“及庸蜀羌夔。”《十道志》:夔州,古庸国。又《公孙述传》:王岑杀王莽庸部牧,以应宗成。注:王莽改益州为庸部。⑤古诗:“上言加餐饭。”⑥ 王粲《七哀》诗:“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
-----------仇兆鳌《杜诗详注》-----------

杜甫简介

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生平

  • 出生地: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先天元年(712年)
  • 逝世时间:大历五年(770年)冬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望岳》《登高》《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百科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1-3]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4]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5-6]
杜甫

杜甫的诗词

八阵图

[唐代]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春望

[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

[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夜喜雨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

石壕吏

[唐代]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

月夜忆舍弟

[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登高

[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

登岳阳楼

[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蜀相

[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