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十八著作虔

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乱后故人双别泪, 春深逐客一浮萍。酒酣懒舞谁相拽,诗罢能吟不复听。 第五桥东流恨水,皇陂岸北结愁亭。贾生对鵩伤王傅, 苏武看羊陷贼庭。可念此翁怀直道,也沾新国用轻刑。 祢衡实恐遭江夏,方朔虚传是岁星。穷巷悄然车马绝, 案头干死读书萤。

翻译

注释
1。郑十八:即郑虔,盛唐高士,文学家、诗人、书画家,诗圣 杜甫 称赞他“荥阳冠众儒”、“文传天下口”。
2。阔:一作“僻”。阔,在这里作僻远解。
3。乱后:一作“缱绻”。
4。春深:一作“飘摇”。
5。第五桥:景点名,因桥边有个复姓第五的人家而得名。
6。皇子陂,即“皇陂”,因陂北有秦皇子冢而得名。
7。“贾生”句:化用贾生的典故。贾生即 贾谊 ,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时,因能诵读诗书、善于作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将他推荐给文帝,任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后被大臣周勃、灌婴等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在长沙三年,有鵩鸟飞进他的住所。贾谊面对这只类似猫头鹰的不祥之鸟,而感伤身世,作《鵩鸟赋》以自慰。
8。“ 苏武 ”句:化用苏武的典故。苏武是汉武帝时的栘中厩监。天汉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后因故被拘留,匈奴单于胁迫他投降。苏武不从,被徙至北海(今贝加尔湖),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产子才能释放。苏武啮雪食草籽,持汉节牧羊十九年,节旄尽落而不屈,后来昭帝即位,与匈奴和亲,苏武才被遣回还,拜为典属国。
9。翁:一作“公”,一作“心”。
10。用轻刑:当时陷贼官以六等定罪,郑虔在次三等之数,故曰“用轻刑”。
11。“祢衡”句:化用祢衡的典故。祢衡是汉末文学家,他少有辩才,长于文笔,性刚傲物。 曹操 想与他见面,祢衡却自称狂病,不肯前往。曹操便召他为鼓史,欲在大会宾客时当众侮辱祢衡,结果反被祢衡所辱。于是曹操大怒,设计借刀杀人。将他遣送荆州刘表,又不合作;转送江夏太守黄祖,最终被处极刑。
12。“方朔”句:化用东方朔的典故。东方朔是西汉文学家,他个性诙谐滑稽,也是汉武帝的弄臣。据《东方朔列传》载,朔死后,武帝问太皇公:“您老认识东方朔吗?”太皇公回答:“不认得。”“您老有什么本领?”“非常熟悉星历。”“诸星都在吗?”“都在。唯独没见岁星已十八年了,现今又出现在天空。”武帝叹息道:“东方朔在朕左右十八年了,朕却不知他是岁星啊!”
13。悄然:一作“一朝”。
14。读书萤:是说郑虔为官清廉,连灯油都买不起。典故出自《 晋书 ·车胤传》:“胤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白话译文
台州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那里海天茫茫,云水只能与青青的岛屿作伴。
在混乱的政治局面下我们只得聚而忽散,正值暮春,我想念犹如无根浮萍、随风飘荡的你。
当诗人酒酣懒为舞时,没有谁能拽他一把,即便乘兴吟诗高歌,身边也没有知音倾听。
第五桥东再不是流淌着淙淙绿水,而是倾泻着诗人心头无限的遗恨,皇子陂上空,蓝天白云无处寻觅。
贾谊面对鵩鸟而感伤身世,作《鵩鸟赋》以自慰,苏武被拘不降,被徙至北海,威胁不准归汉。
郑虔个性梗直,襟怀坦荡,对朝廷忠心耿耿,新朝登基才一年有余,郑虔从轻发落,也算是沾了恩典。
祢衡性刚傲物最终被处极刑而死,东方朔是汉武帝的福星,皇帝没有没有发现。
郑虔在广文馆任博士时,住宅附近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现在就连案头照明读书用的萤火虫都干死了。

杜甫简介

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生平

  • 出生地: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先天元年(712年)
  • 逝世时间:大历五年(770年)冬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望岳》《登高》《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百科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1-3]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4]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5-6]
杜甫

杜甫的诗词

八阵图

[唐代]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春望

[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

[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夜喜雨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

石壕吏

[唐代]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

月夜忆舍弟

[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登高

[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

登岳阳楼

[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蜀相

[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