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我经华原来,不复见平陆。北上唯土山,连山走穷谷。 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自多穷岫雨,行潦相豗蹙。 蓊匌川气黄,群流会空曲。清晨望高浪,忽谓阴崖踣。 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 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 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漂沙坼岸去,漱壑松柏秃。 乘陵破山门,回斡裂地轴。交洛赴洪河,及关岂信宿。 应沈数州没,如听万室哭。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 何时通舟车,阴气不黪黩。浮生有荡汩,吾道正羁束。 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云雷此不已,艰险路更跼. 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因悲中林士,未脱众鱼腹。 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

翻译

注释
①三川:唐县名,属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因华池水、黑水、洛水三水会同而得名,在今陕西省洛川县西。
②华原:唐县名,属京兆府,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
③平陆:平原。
④穷:一作“弯”。
⑤火云:夏季炽热的赤云。无时出:一作“出无时”。
⑥飞电:雷电。
⑦穷岫(xiù):荒山野岭。
⑧行潦(lǎo):沟中的流水。豗(huī)蹙(cù):撞击,水相击貌。豗,一作“灰”。
⑨蓊(wěng)匌(gé):弥漫,充塞。川气黄:因洪水挟带黄土,故黄。
⑩空曲:广阔回环。
⑪踣(bó):倒塌。指滑坡。
⑫泥(nì):滞、陷之意。
⑬登危:登高。
⑭枯查(chá):水中浮木。查,“楂”的本字,水中的浮木。
⑮礧(léi)磈(wěi):沙石,石块。
⑯声吹:水声冲击。鬼神下:犹鬼神泣。
⑰势:水势。人代速:忽移人世。
⑱四渎(dú):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⑲江海覆:江海倒流。
⑳漂沙:水卷泥沙。坼(chè):裂开。岸去:一作“去岸”。
㉑漱:冲击。
㉒乘陵:水势上升。陵,一作“凌”。破山门:冲破阻挡。一说山门指寺庙。
㉓回斡(wò):回旋。裂:一作“倒”。裂地轴:言洪水冲刷切出深沟。地轴,古代传说中大地的轴。
㉔交:汇入。洛:洛水,在今陕西省洛川县。洪河:黄河。
㉕及:到。关:指潼关,在华山之东。信宿:连住两夜,也表示两夜。
㉖没(mò):沉没。
㉗万室:万家。
㉘秽浊:指洪水。
㉙蓄:一作“畜”。
㉚不:一作“亦”。黪(cǎn)黩(dú):混浊不清貌。
㉛浮生:人生。荡汩(gǔ):起伏。
㉜羁束:困于旅途。
㉝人寰(huán):人世,人间。
㉞此:一作“屯”。
㉟跼(jú):窘迫。
㊱川梁:河上的桥。
㊲中林士:原指在野隐居的人。此借指山林中的人。
㊳鸿鹄(hú):鸟名,即天鹅。
白话译文
我经过华原县来到三川县,眼前连一块平坦的陆地也看不见。
北行唯见连绵的土山,在这荒僻的山谷里一连走了好几天。
盛夏的火云不时涌现,闪电常常飞在眼前。
荒原的山中不停地下雨,山沟里的流水浊浪相击。
昏黄的水汽弥漫山谷,众水汇合奔腾回环汪洋无际。
清晨眺望涨高的水浪,忽见一夜之间阴崖变低。
蛟龙担心被泥水淤住而窜出水面,麋鹿登上高坡聚集在一起。
干枯的木头和拔起的树木一同在水中翻滚,巨大的石块堆在一处堵住了水口。
洪水憋得发出鬼哭神号的咆哮声,水势的变迁令人产生隔世之感。
由此我才懂得如果没有千万条泄洪的孔道,那江河淮济绝不会被历代人们所尊崇。
看到上游涨了这么大的水,我真担心是江海发生了倒涌。
洪水冲刷着岸边的沙石,直到把曲岸冲崩。
洪水涤荡着山间沟壑,直到把松柏枝叶扫净。
高涨的浪头冲毁了山寺,回旋的暗流摧折了地轴。
洪水汇合洛水奔赴黄河,用不了两夜就会流到潼关。
它会把几个州一同淹没啊,我的耳旁依稀传来万家哭声。
满眼的浊流还远未清除,而风涛依然继续怒吼。
何时才能恢复正常的交通?何时才能使阴气消除?
人生都有动荡不安的时候,如今我正走着艰难的道路。
侧着脚走在光滑的石壁上,人间之大却无容身之处。
云雷仍在屯聚不止,前面的路会更加难走。
四野八荒既然没有桥梁,想渡过这茫茫大水就只好盼望洪水退落。
我不禁为山林中的难民而悲伤,他们难以逃脱葬身鱼腹的恶果。
我仰头面向苍天祈祷,如何让他们骑上鸿鹄以躲过这场灾祸?

杜甫简介

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生平

  • 出生地: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先天元年(712年)
  • 逝世时间:大历五年(770年)冬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望岳》《登高》《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百科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1-3]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4]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5-6]
杜甫

杜甫的诗词

八阵图

[唐代]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春望

[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

[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夜喜雨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

石壕吏

[唐代]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

月夜忆舍弟

[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登高

[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

登岳阳楼

[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蜀相

[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