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陵行送别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
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
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
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
翻译
注释
⑴灞陵:也作“霸陵”,即白鹿原。汉文帝陵寝之地,因有灞水,遂称灞陵。
⑵灞陵亭:古亭名,据考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
⑶浩浩: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⑷ 王粲 :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时代著名诗人,“ 建安七子 ”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他曾为避难南下荆州,途中作《七哀诗》,表现战乱之祸害,诗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句。
⑸西京:即唐朝都城长安。
⑹紫阙:紫色的宫殿,此指帝王宫殿。一作“紫关”。
⑺黄鹂:一作“骊歌”。
⑻骊歌:指《骊驹》,《 诗经 》逸篇名,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词。《 汉书 ·儒林传·王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颜师古注:“服虔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后因以为典,指告别。
白话译文
我和您相别在灞陵亭上,灞河水在不停地流淌。
无花的古树发人思古之幽情,萋萋的春草更能引起离人的感伤。
我向路人询问脚下的小路通向何方?路人说这是当年王粲南下时的古道。
原来这古道还曲曲折折通向长安城中的宫殿,可惜宫殿已被浮云遮蔽笼罩。
这西下的夕阳已是使我断肠愁绝,何况又不知从何处传来了离歌声声呢?
⑴灞陵:也作“霸陵”,即白鹿原。汉文帝陵寝之地,因有灞水,遂称灞陵。
⑵灞陵亭:古亭名,据考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
⑶浩浩: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⑷ 王粲 :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时代著名诗人,“ 建安七子 ”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他曾为避难南下荆州,途中作《七哀诗》,表现战乱之祸害,诗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句。
⑸西京:即唐朝都城长安。
⑹紫阙:紫色的宫殿,此指帝王宫殿。一作“紫关”。
⑺黄鹂:一作“骊歌”。
⑻骊歌:指《骊驹》,《 诗经 》逸篇名,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词。《 汉书 ·儒林传·王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颜师古注:“服虔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后因以为典,指告别。
白话译文
我和您相别在灞陵亭上,灞河水在不停地流淌。
无花的古树发人思古之幽情,萋萋的春草更能引起离人的感伤。
我向路人询问脚下的小路通向何方?路人说这是当年王粲南下时的古道。
原来这古道还曲曲折折通向长安城中的宫殿,可惜宫殿已被浮云遮蔽笼罩。
这西下的夕阳已是使我断肠愁绝,何况又不知从何处传来了离歌声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