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赠友人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鲍生荐夷吾,一举置齐相。斯人无良朋,岂有青云望。 临财不苟取,推分固辞让。后世称其贤,英风邈难尚。 论交但若此,友道孰云丧。多君骋逸藻,掩映当时人。 舒文振颓波,秉德冠彝伦。卜居乃此地,共井为比邻。 清琴弄云月,美酒娱冬春。薄德中见捐,忽之如遗尘。 英豪未豹变,自古多艰辛。他人纵以疏,君意宜独亲。 奈何成离居,相去复几许。飘风吹云霓,蔽目不得语。 投珠冀相报,按剑恐相距。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渚。 沉忧心若醉,积恨泪如雨。愿假东壁辉,馀光照贫女。

翻译

⑴“延陵有宝剑”八句:延陵,春秋时吴公子季札的封邑。吴公子季札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元和郡县志》云:“延陵县……因季子而立名。”西汉 刘向 《新序》卷七《节士》:“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也。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赐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今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挂坟墓。’”《 史记 ·吴太伯世家》谓“吴使季札聘於鲁,北过徐。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以上两说皆谓季札使之“上国”,按春秋时鲁之国君称“王”,晋之国君称“公”,季札使鲁为是。 李白 诗“观风历上国”之“上国”亦当为鲁国。懦夫,谓软弱无能之人。《 孟子 ·万章下》:“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唐之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懦夫仰高节,下里继阳春。” 陆龟蒙 诗:“宣父尝违盗泉水,懦夫立事贪夫止。”宋 范仲淹 《严(子陵)先生祠堂记》:“(汉)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达节,谓不拘常规而合于节义,明达世情且识时务。《 左传 》:成公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青衿:《诗· 郑风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北周 庾信 《谢赵王贲息丝布启》:“青衿宜袭,书生无废学之诗。”《 新唐书 ·礼乐志九》:“学生俱青衿服,入就位。” 唐代 王涣《上裴侍郎》:“青衿七十榜三年,建礼含香次第迁。”由知,青衿为古之学子或学生之服,常以代指学子、诸生和未仕之文士或读书人。有学者释“青衿”为“素衿”,不妥。
⑵“鲍生荐夷吾”八句:鲍生,即鲍叔牙。夷吾即管仲。《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重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常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八句是说,管仲一举为齐国之相,位置青云之上,此全靠好友鲍叔所荐,且赞二人交道之高尚。
⑶逸藻:超逸之文藻。徐勉《和元帝诗》:“壮思如泉涌,逸藻似云翔。”
⑷掩映:犹遮掩。此为誉美之辞,是谓其友人文采光耀,乃在当时人之上。
⑸舒文:《文选》卷二六颜延年《赠王太常》:“舒文广国华,敷言远朝列。”李善注:“王逸《 楚辞 注》曰:发文舒词,烂然成章。”张铣注:“舒其文章。”
⑹秉德:朱谏注:“秉德,执德也。”犹持德。彝伦:犹常伦。
⑺卜居:《楚辞·卜居·序》:“乃往至太卜之家,稽问神明,决之著龟,卜己居世,何所宜行。”后以泛称择地定居。
⑻共井:周时行井田制,《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则九家共用一井(《孟子·滕文公上》谓八家)。比邻:比者,近也,《周礼·地官》: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比邻即近邻。
⑼“薄德”二句:李白自喻,谦谓。中,帝王所都为“中”,此指唐都长安。见,此为谒见、晋见。捐,即捐献。此二句是谓李白曾至长安谒见玄宗献赋之事。
⑽豹变:《 周易 ·革卦》:“君子豹变,其文蔚也。”《文选》卷五四刘孝标《辨命论》:“视彭(越)韩(信)之豹变,谓鸷致人杰。”此喻人之地位转变,由贫贱而显贵。
⑾离居:离开居处,流离失所。语出《书·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孔颖达疏:“播荡分析,离其居宅,无安定之极。”李大钊《大哀篇》:“刀兵水火,天灾乘之,人祸临之,荡析离居,转死沟壑。”离居还有“散处”分居的意思,谓人各处所在。《左传·文公十六年》:“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谁暇谋人。” 宋之问 《江南曲》:“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按李白诗云“奈何成离居,相去复几许?”揣之,此“离居”应为离家出行之意,拟李白作此诗时,或有再度离家的打算。
⑿飘风:《楚辞· 离骚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王逸注曰:“回风为飘。飘风,无常之风。以兴邪恶之象也。……云霓,恶气,以喻佞人。”
⒀“投珠”二句:此两句颇难理解。《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注释:“‘投珠’二句,《史记·鲁仲连 邹阳 列传》:邹阳从狱中上书曰:‘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壁,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旁视曰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此解似嫌与李白《陈情赠友人》诗之文义不符。按李白诗云“投珠冀有(一作:相)报”来理解,“投珠”的意思当为“投珠报玉”或“投桃报李”。《 诗经 · 大雅 ·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薛据《古兴》诗:“投珠恐见疑,抱玉但垂泣。道在君不举,功成叹何及。”由此可知,“投珠”即为向亲朋或长官送赠礼物。按剑,一般应解释为以手按握剑柄或佩剑。如李白诗“按剑清八极”、按剑心飞扬”是也。有时或喻与对方怀有敌意。如 王维 诗《酌酒 裴迪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之“犹按剑”即含此意。细读李白《陈情赠友人》这首诗,全篇贯通理会其内容,从而发现,诗“按剑恐相拒”一句中的“按剑”一词,不仅与李白作此诗时的事情和境地极为不符,而且表现亦极不和谐。拟疑此“按剑”当误,其本应为“弹剑”。弹剑,犹弹铗。此李白是用“冯讙弹铗”故事。《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讙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讙不复歌。”后因以“弹铗”谓处境窘困而又有所干求。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弾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苏辙 《次韵王适食茅栗》:“夜来弾剑似冯讙。”即“弾剑”之意。“弾剑”正合李白作《陈情赠友人》诗时的实情。此句意为李白欲效冯讙,求友弾剑于门下,恐为朋友所拒。此应属谦恭客套之辞,似无实指。
⒁“所思”二句:采芳兰:《乐府·采兰歌》:“采芳兰兮以赠君子,君子不见兮惆怅如此。” 苏颋 《送贾起居奉使入洛取图书因便拜觐》:“遗文征阙简,还思采芳兰。”“采芳兰”,喻作诗文。荆渚:“荆”,胡本作“修”。“荆渚”,可释为荆楚一带的洲渚;然“修渚”则无可释,甚而不讲。按通行李白集是诗为:“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修)渚。”此殊与文义不通。可以试问,李白与其这位友人为“共井比邻”,之间有何“荆楚的洲渚”相隔?窃以为,“荆渚”与“修渚”而者皆误。“渚”与“堵”字形相近,极易相淆而出讹。此诗中的“渚”字本当为堵。所谓的“荆渚”实为荆堵。“堵”者,墙也,如“观者如堵”之“堵”,即意为观者如墙是也。兹将“荆渚”改正为荆堵,乃意谓篱墙;若改为修堵,则意谓高墙,二者与诗皆通。按改正后,这两句诗当为“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堵。”如此,可不解而自通。
⒂“沉忧”句:沉忧,《文选》卷三 陆机 :《拟行行重行行》:“伫立想万里,沉忧萃我心。”张铣注:“沉,深也。”《诗经· 王风 ·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⒃泪如雨: 曹操 《善哉行》:“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⒄“愿假”二句:典出《列女传·辩通传》:“齐女徐吾者,齐东海上贫妇人也。与邻妇李吾之属会烛相与夜续。徐吾最贫而烛数不属。李吾谓其属曰:‘徐吾烛数不属,请无与夜。’徐吾曰:‘是何言与?妾以贫,烛不属之故。起常先,息常后,洒扫陈席以待来者,自与蔽薄,坐常处下,凡为贫,烛不能属故也。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馀光,不使贫女得蒙见爱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于妾,不亦可乎?’李吾不能应,遂复与夜,终无后言。”此二句是李白以贫女徐吾自喻,以求借邻友之光,而承邻友之惠也。

李白简介

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生平

  • 逝世地:江南西道宣州(今安徽宣州)
  • 出生时间:长安元年(701年)
  • 逝世时间:宝应元年(762年)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 信仰:道教

主要作品

《静夜思》《蜀道难》《明堂赋》《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

主要成就

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

百科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出生于碎叶城(唐代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少时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市)青莲乡。他一生喜好云游四方,由于一生中在青莲此地居住时间最久,在青莲的生活也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有很深的影响,所以后人称之为青莲居士。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境内,享年61岁。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将李白称为“诗仙”。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

李白的诗词

望天门山

[唐代]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蜀道难

[唐代]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

静夜思

[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渡荆门送别

[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代]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

早发白帝城

[唐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将进酒

[唐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

独坐敬亭山

[唐代]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夜宿山寺

[唐代]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代]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