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闺思二首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秋闺思二首注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斜月透进碧纱窗照进来,月色下显得周围都光线分外深沉。女主人愁思环绕,更有秋虫悲鸣,泪水沾湿了衣襟。
在梦中,分明看到的丈夫所在的关寨,可是却始终不知哪条路才是通往金微山的。
秋天的夜里格外安静,空中没有云朵,听着时断时续的鸿雁声一直到天明。(秋天冷了)想给丈夫寄些衣服,问了消息才知道丈夫所在的居延城现在又军队正在转移(这衣物该寄到何处)。

注释
(1)蔼:古同“霭”,云气。
(2)寒螀:即“寒蝉”,蝉的一种,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汉·王充《论衡·变动》:“是故夏末蜻蛚鸣,寒螿啼,感阴气也。”此处借指深秋的鸣虫。
(3)金微:金微山,即今阿尔泰山,是当时边关要塞所在。
(4)征衣:出征将士之衣。
(5)鸿声:鸿雁鸣叫的声音。古有鸿雁传书一说。
(6)居延:居延是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东汉有居延属国。据《元和郡县志》:居延海在甘州张掖县东北(今属内蒙)。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约17千米处。地处中央戈壁弱水三角洲。东邻巴丹吉林沙漠北缘,西界马鬃山地,南通河西走廊,北近中蒙边界。

创作背景

  初、盛唐时,国力强盛。诗歌里洋溢着高昂、乐观情调。中唐诗的基调开始转为低沉了。就这两首诗而论,从闺中思妇的悲愁惶恐里,使人看出了边关动乱不宁的影子。

  从风格方面来看,盛唐气象,往往贵在雄浑,一气呵成。而中晚唐作品则讲究用意用笔的曲折,以耐人寻味见长。象这二首中,“梦里”句是一折,“不知”,又是一折,如此回环曲折,方将思妇的心情极细致地表达出来。“居延城外”句亦是曲折的写法,出乎读者意料之外。但如此一转,便加深了主题,丰富了内涵。

鉴赏

  第一首诗开头二句写思妇醒时情景,接着写她的梦境,乃倒装写法。

  她一觉醒来,只见斜月透进碧纱窗照到床前,环境如此清幽,心头却无比寂寞,更有那秋虫悲鸣,催人泪下;她的泪水早已沾湿了衣襟。

  刚才在梦里,分明地见到关塞了。那“关塞”正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因为她的良人就出征到那里。她不由大喜:快,去找金微山!可是,前路漫漫,找不到去金微山的路了。一急,就此醒来。

  诗人以饱蘸同情之泪的笔触,写出了思妇的一片痴情。

  第二首诗写思妇心潮起伏,一夜未眠。她看到夜静无云,她听到鸿声时断时续。鸿雁,向来被认为是替人传递书信的,因此,她便由鸿声而想到要邮寄征衣,但寄到哪儿去呢?本想寄到遥远的居延城(在今新疆),谁料想,如今那儿又在移军。怎么办?真叫人愁绪万端,寝食不安。

  用字特点

  二首均有声有色,有情景交融之妙。用字亦有讲究。

  如用一“蔼”字,表现月光深暗,创造氛围。

  如用一“静”字,显示夜空的冷寂,并衬托出下面的“鸿声”清晰,女主人公则惟闻此声,勾起天寒欲寄征衣的满腔心事。

翻译

译文
斜月透进碧纱窗照进来,月色下显得周围都光线分外深沉。女主人愁思环绕,更有秋虫悲鸣,泪水沾湿了衣襟。
在梦中,分明看到的丈夫所在的关寨,可是却始终不知哪条路才是通往金微山的。
秋天的夜里格外安静,空中没有云朵,听着时断时续的鸿雁声一直到天明。(秋天冷了)想给丈夫寄些衣服,问了消息才知道丈夫所在的居延城现在又军队正在转移(这衣物该寄到何处)。

注释
蔼:古同“霭”,云气。
寒螀:即“寒蝉”,蝉的一种,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此处借指深秋的鸣虫。
金微:金微山,即今阿尔泰山,是当时边关要塞所在。
征衣:出征将士之衣。
鸿声:鸿雁鸣叫的声音。古有鸿雁传书一说。
居延:居延是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东汉有居延属国。

张仲素简介

生平

  • 出生地:符离(今安徽宿州)
  • 出生时间:约769
  • 逝世时间:约819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春闺思》、《秋闺思》、《塞下曲》等

主要成就

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百科介绍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张仲素

张仲素的诗词

春闺思

[唐代]

袅袅城边的垂柳,青青路旁的柔桑。提篮忘了把桑采,凝思昨夜梦渔阳。...

塞下曲五首

[唐代]

三戍渔阳再渡辽,騂弓在臂剑横腰。匈奴似若知名姓,休傍阴山更射雕。猎马千行雁几双,燕然山下碧油幢。传声...

杂曲歌辞·春游曲三首

[唐代]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蒙蒙百花里,罗绮竞秋千。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林间踏青去,席上意钱来。行乐...

上元日听太清宫步虚

[唐代]

仙客开金箓,元辰会玉京。灵歌宾紫府,雅韵出层城。磬杂音徐彻,风飘响更清。纡馀空外尽,断续听中生。舞鹤...

杂曲歌辞·秋夜曲

[唐代]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壁暗虫通夕响,寒衣未寄莫飞霜。...

春闺思

[唐代]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杂曲歌辞。春游曲三首

[唐代]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濛濛百花里,罗绮竞秋千。 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林间踏青去,席上意钱来。...

寒云轻重色

[唐代]

佳期当可许,托思望云端。鳞影朝犹落,繁阴暮自寒。因风方袅袅,间石已漫漫。隐映看鸿度,霏微觉树攒。凝空...

玉绳低建章

[唐代]

迢迢玉绳下,芒彩正阑干。稍复临鳷鹊,方疑近露寒。微明连粉堞,的皪映仙盘。横接河流照,低将夜色残。天榆...

杂曲歌辞·宫中乐

[唐代]

网户交如绮,纱窗薄似烟。乐吹天上曲,人是月中仙。翠匣开寒镜,珠钗挂步摇。妆成只畏晓,更漏促春宵。江果...

王昭君

[唐代]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秋思赠远

[唐代]

博山沉燎绝馀香,兰烬金檠怨夜长。为问青青河畔草,几回经雨复经霜。...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