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独上小搂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⑴。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⑵。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注释赏析

注释

⑴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征人所在的远方。
⑵袂(mèi 妹)——衣袖。红泪——泪从涂有胭脂的面上洒下,故为“红泪”。又解,指血泪。据王嘉《拾遗记》载:薛灵芸是魏文帝所爱的美人,原为良家女子,被文帝选入六宫。灵芸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及至京师,泪凝为血。以后,文学作品中常把女子悲哭的泪水称为“红泪”。

评析

  这首词写思妇对征人的怀念。

  上片写小搂远望。一个“独”字写出她上楼并非为了赏心,而是怀念远人的表现;第二句写出所望的地点是“玉关”,以显示征人去地之远。“芳草路”虚实相生,有芳草萋萋,王孙不归的感叹。“消息”三句是“愁望”后的行动,表现了无可奈何的伤感。

  下片写空闺叹息:望落花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潸然泪下,罗衣湿透。结末二句,是女主人公的特殊心理活动:千山万水与征人相隔遥望,但自己却未去过。妙在“不曾行”三字,她归怨于不曾行千山万水,故梦魂难觅。翻腾一笔,声哀情苦。

  韦庄词的一个很大的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而叙事性的特点是它的动作性。即以此词为例,写一位闺中少妇思念远方良人,不是如一般词作者那样静止地以景物描写烘托她的愁思离绪,而是动态地写她此时此刻的行为举止,以此显现她内心世界中纷乱的愁云:她独自走上小楼,眺望远方的道路,未见人影而又怅然回到闺房之中。她寂寞地坐看着庭院中的落花,眼泪不觉又流了下来,沾湿了衣袖,滴湿了衣襟……这里看到的不是一个静态的画面,而是一连串不断变化着的动作。如果以此为脚本,让一位演员采表演,定然会作出几个连续性的小品。而这种特点在其他同类题材的词作中是比较少见的。

  下面沿着上下两阕的顺序进一步审视一下这首词动作性描写的特点:“独上小楼”,似乎看到女主人上楼时倦慵的步履。此时春天将尽,柳絮飘绵,独守空闺的少妇的缭乱春愁可以想见。她双眉不展,痴痴地望着蜿蜒曲折地通向玉关的小路,路边萋萋芳草益发引动了她念远的情思。古诗云:“春草兮萋萋,王孙兮不归”;“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芳草天涯正是离恨的象征、盼归的触媒。然而路上看不到一个人影。远方的消息仍是杳如黄鹤,于是她的希望又变成泡影,只好锁着眉头,又悻悻地下楼回屋,尽管是锦帐绣帘也令人难耐难栖……这一阕中连用“上”“望”“逢”“敛”“归”等五个动作性词语,大家不仅看到她敛眉的愁容,也看到她来往的身影,透过容态身影略已窥见她寂寞的灵魂。

  下阕写的是她“归绣户”后的情态和心迹,也仍然贯穿着动作性的特征,她坐看落花、空自叹息,罗袖掩面,泪珠频滴。这里连用“坐”“叹”“湿”“滴”四个动作性词语写出她的静中之动,大家似乎听到她叹息的声音,看到她久坐的身影,落花的飘零,泪珠的晶莹。“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虽然写的是女主人公“坐看落花”时的心理活动,但也仍然富有动作性的特征:从此地到玉关中间隔着万水千山,我从未走过一次,即使入睡后梦魂想去寻找他,也因不识去路而不知该怎样去寻觅。这里也连用“行”“觅”二字,表明动作性特点也渗透于心理活动的描写之中。这最后二句堪称妙词妙笔:白天未曾走过的路,夜间梦魂也无法去寻觅,这种推理好象具有逻辑的合理性;然而即使是白天作过的事,梦中怎么能够重复,这又显出了这种推理的想当然性。词人故意以这种带有很大或必然性的推理来表现人物思远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她在梦中也不能与良人相会,这就更表现出她的孤独和寂寞。

翻译

【注释】:

韦庄简介

生平

  • 出生地: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
  • 出生时间:约836年
  • 逝世时间:910年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浣花集》《秦妇吟》《浣花词》等

主要成就

花间派重要词人;劝王建称帝,定前蜀开国制度

百科介绍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  。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人,  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  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于乾宁元年(894年)才进士及第,出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年),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次年升任宰相。武成三年(910年)八月逝世,享年七十五岁,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谥“文靖”。  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  其词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所著长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浣花词》。  另有《菩萨蛮》五首为宋词奠基之作。《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概述图来源) 
韦庄

韦庄的诗词

思归

[唐代]

暖丝无力自悠扬,牵引东风断客肠。外地见花终寂寞, 异乡闻乐更凄凉。红垂野岸樱还熟,绿染回汀草又芳。...

章台夜思

[唐代]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早发

[唐代]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秦妇吟

[唐代]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凤侧...

菩萨蛮

[唐代]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

金陵图

[唐代]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夜雪泛舟游南溪

[唐代]

大江西面小溪斜,入竹穿松似若耶。两岸严风吹玉树, 一滩明月晒银砂。因寻野渡逢渔舍,更泊前湾上酒家。...

辛丑年

[唐代]

九衢漂杵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但有羸兵填渭水, 更无奇士出商山。田园已没红尘里,弟妹相逢白刃间。...

冬夜

[唐代]

睡觉寒炉酒半消,客情乡梦两遥遥。 无人为我磨心剑,割断愁肠一寸苗。...

江外思乡

[唐代]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纪村事

[唐代]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春日

[唐代]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落星楼上吹残角, 偃月营中挂夕晖。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