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雁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长亭怨慢·雁注释赏析

注释

①俦(chóu)侣:伴侣。
②紫塞:指长城。此处泛指北方塞外。
③金河:指秋空。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演变,秋属金,所以称秋空为金河。
④汀:水边平地。渚:水中小洲。回,枉:弯曲的形状。
⑤筝柱:指筝上的弦柱。此处用以形容大雁飞行的队形。
⑥浦:水滨。
⑦一绳云杪(miǎo):形容大雁排成一字形飞向天边。
杪:梢。
⑧:同“针”。
⑨欹(qī)斜:倾斜不平。

鉴赏

  这首词是朱彝尊咏物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它题咏的是雁,说 得具体一点则是秋雁。全词字面,均扣住“雁”字来写:既有对群雁憩息时的静态描述,如“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又有对雁 阵飞行时的动态勾勒,如“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既有形象的外观描写,如“渐欹斜、无力低飘”,也有逼真的心理刻画,如“惯 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既有一般的白描手法,如“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还有曲折的典故运用,如“紫塞门孤,金河月冷” ……从而生动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大雁南飞的画图。而时当金秋,却是满眼的北风、冷月,孤门、败荷,疏雨,暮色,成群的大雁排 成不同的队形,在略作休息之后又疲倦地向南飞去,这里面充满着 苍凉悲凄的气氛。

  然而,咏雁只是这首词的表层现象,作者的用意显然在于以雁 喻人,通过咏雁来表现自己的身世之悲。如同朱彝尊《解佩令‘自题词集》“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云云所反映的 那样,他由于抗清失败,生 计艰难,在很长一段时期 内飘零四海,客游幕府,先后到过山西、山东、北京等 地。这种漫长的羁旅生 涯,加上时时要担心清廷 的追捕,不能不使他既感 到厌倦,又感到惊恐,梦想着能够回到自己江南的家 乡,过上安定的日子。正 因为如此,所以他看到秋 天南飞的大雁,心中产生 了强烈的共鸣,忍不住发出了“也只恋、江南住”的 慨叹;而大雁尚能南飞,人 却不能自主,有家难归,有 “恨”也不知道向谁倾诉 ! 难怪乎这样一首秋雁词会充满着如此悲凉的气氛。

  更有可说者。朱彝尊的身世之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明清改朝换代。因此,这首词在叙述秋雁南飞的背景时,也特地点出了是 “北风吹度”。这里的“北风”,以及下文的“紫塞”、“金河”,事实上都象征着来自北方的满清贵族势力。而与此相反,下面“也只恋、 江南住”的“江南”,则自然象征着明朝故国。词的结拍“写不了相思”云云,脱胎于南宋词人张炎的《解连环·孤雁》:“写不成书,只寄 得相思一点。”然而如今故国久已灭亡,连“相思”也“写不了”了,其感情显然更为沉痛。如果说这首词有更深层的寓意的话,那么就 在这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说此词“感慨身世,以凄切之情,发哀婉之调,既悲凉,又忠厚”,所谓“忠厚”,恐怕也就是由个人 进而想到家国吧。

  纵观全词,它的主题思路由雁及人,又由人而推及故国沦亡的 背景,从而形成了一个近远浅深逐层递进的多层面体。这即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又使作品产生出强烈的立体感,增加了作品 的艺术感染力。只是我们在阅读这类作品的时候,需要细心辨析它写的究竟是景耶情耶,抑或人耶物耶……

翻译

译文
北风年年有意吹到塞外,悲秋的大雁结成伴侣将飞向南方。寂寥的关塞,广漠的天空,满腔的哀怨向谁倾诉呢?雁群飞过水滩,越过水中的沙洲,只是恋着江南的故土,它们落在沙滩上象是筝上参差错落的弦柱。
雁群飞蓟水滨,落下又惊起,似乎败荷疏雨都使雁群惊恐不安。大雁升空继续高飞远去,它们象一条绳悬挂云端。雁群飞得疲惫了,在暮色苍茫的天际渐渐欹斜低飘:但对江南的相思萦绕于心,它们没有停留下来。又蘸着冷风离去。

注释
俦(chóu)侣:伴侣。
紫塞:指长城。此处泛指北方塞外。
金河:指秋空。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演变,秋属金,所以称秋空为金河。
回汀枉渚:汀,水边平地。渚:水中小洲。回,枉:弯曲的形状。
筝柱:指筝上的弦柱。此处用以形容大雁飞行的队形。
浦:水滨。
一绳云杪(miǎo):形容大雁排成一字形飞向天边。
欹(qī)斜:倾斜不平。

朱彝尊简介

生平

  • 出生地:浙江秀水
  • 出生时间:1629年10月7日
  • 逝世时间:1709年11月14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曝书亭集》、《日下旧闻》、《经义考》《明诗综》、《词综》

主要成就

开创浙西词派;与纳兰容若、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百科介绍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朱彝尊

朱彝尊的诗词

卖花声·雨花台

[清代]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鱼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八

[清代]

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水底尽传螺五色,湖边空挂网千丝....

鸳鸯湖棹歌·小妇春风楼下眠

[清代]

小妇春风楼下眠,与论家计最堪怜。劝移百福坊南往,多买千金圩上田。...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七

[清代]

酒市茶寮总看场,金风亭子入春凉。俊游改作乌篷小,蔡十郎桥低不妨。...

晓入郡城

[清代]

轻舟乘间入,击缆坏篱根。古道横边马,孤城闭水门。星含兵气动,月傍晓烟昏。辛苦乡关路,重来断客魂。...

鸳鸯湖棹歌 之二

[清代]

沙头宿鹭傍船栖,柳外惊乌隔岸啼。为爱秋来好明月,湖东不住住湖西。...

鸳鸯湖棹歌(—百首选六)

[清代]

其一樯燕樯乌绕楫师,树头树底挽船丝。村边处处围桑叶,水上家家养鸭儿。 其二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

解佩令·自题词集

[清代]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不师秦七,不师...

鸳鸯湖棹歌 之八

[清代]

倅廨偏宜置酒过,亭前花月至今多。不知三影吟成后,可载兜娘此地歌?...

马草行

[清代]

阴风萧萧边马鸣,健儿十万来空城。角声呜呜满街道,县官张灯征马草。阶前野老七十余,身上鞭扑无完肤。里胥...

鸳鸯湖棹歌 之一

[清代]

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依家放鹤洲前水,夜半真如塔火明。...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七

[清代]

小妇春风楼下眠,与论家计最堪怜。劝移百福坊南往,多买千金圩上田。...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