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题金陵渡注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
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注释
⑴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
⑵津:渡口。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作者住宿之处。
⑶宿:过夜。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可:当。
⑷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
⑸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与镇江市隔江相对,向来是长江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冲。

鉴赏

  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

  “金陵津渡小山楼”,此“金陵渡”在镇江,非指南京。“小山楼”是诗人当时寄居之地。首句点题,开门见山。

  “ 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轻灵妥贴,“可”当作“合”解,而比“合”字轻松。

  这两句是引子,起笔平淡而轻松,接着便很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

  “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站在小山楼上远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

  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妙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暗中透露出行人那一宿不曾成寐的信息。所以,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连。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迹,显得浑然无痕。

  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随口吟出:“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试看“两三星火”,用笔何其萧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个地方“是瓜洲”。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此外,这三字还蕴藏着诗人的惊喜和慨叹,传递出一种悠远的情调。

  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

翻译

注释
⑴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非指南京。
⑵津:渡口。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作者当时寄居之地。
⑶宿:过夜。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可:当。
⑷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
⑸瓜州:长江北岸,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与镇江市隔江相对,向来是长江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冲。
白话译文
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
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题金陵渡出处

唐诗三百首

张祜简介

百科介绍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张祜

张祜的诗词

隋宫怀古

[唐代]

废宫深苑路,炀帝此东行。往事馀山色,流年是水声。 古墙丹雘尽,深栋黑煤生。惆怅从今客,经过未了情。...

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秋霁

[唐代]

垂老归休意,栖栖陋巷中。暗灯棋子落,残语酒瓶空。 滴幂侵檐露,虚疏入槛风。何妨一蝉嘒,自抱木兰丛。...

题于越亭

[唐代]

扁舟亭下驻烟波,十五年游重此过。洲觜露沙人渡浅, 树稍藏竹鸟啼多。山衔落照欹红盖,水蹙斜文卷绿罗。...

集灵台二首

[唐代]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

塞上闻笛(一作董家笛)

[唐代]

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 北风吹尽向何处,高入塞云燕雁稀。...

书愤

[唐代]

三十未封侯,颠狂遍九州。平生镆铘剑,不报小人雠。...

相和歌辞·雁门太守行

[唐代]

城头月没霜如水,趚趚蹋沙人似鬼。灯前拭泪试香裘,长引一声残漏子。驼囊泻酒酒一杯,前头啑血心不回。寄语...

千秋乐

[唐代]

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妙解愁。...

枫桥

[唐代]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宫词

[唐代]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相和歌辞·玉树后庭花

[唐代]

轻车何草草,独唱后庭花。玉座谁为主,徒悲张丽华。...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