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著酒行行满袂风

沙露,衰草入云。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簺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阙著酒行行满袂风。草枯霜鹘落晴空。销魂都在夕阳中。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当时何似莫匆匆。

浣溪沙·著酒行行满袂风注释赏析

赏析

  白石此词作于三十二岁,是怀念合肥情事最早的作品之一。白石与其相识于合肥赤兰桥,那里春则杨柳依依,冬则梅雪溶溶,他们都妙解音律,白石作词,伊人歌之,其乐陶陶,不啻神仙眷属矣。可是造物弄人,天妒馨香,白石与爱侣最终分袂,这成为白石一生“情结”所系。白石与合肥女子最后之别在三十七岁那年。然而,似乎在最后一别之前许久,白石就已预感到爱情的悲剧性质,以致其怀人之作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沉痛深哀的悲剧气氛。

  词前有序。序前半篇写山阳之壮观。女须同女媭,指姐姐,白石幼年即住在姐姐家,在汉阳之山阳村,太白湖、云梦泽(代指湖泊群)环抱左右。春水生时,连几千里。冬寒水退,荒草接天。后半篇写游赏之快乐。丙午即公元1186年(淳熙十三年),这年秋天,词人与外甥(名安)昼则荡舟采菱,夜则举火捕兔(罝,捕兔网),有时则观看捕鱼(竹木制的栅栏,用来断水取鱼)。山行野吟,真似自得其乐。然而,末尾笔调突转:“凭虚怅望,因赋是阕。”原来,游赏之乐竟丝毫不能弥补词人悲伤的心灵。序末正是词篇的引子。

  “著酒行行满袂风。”起句写自己带了酒意在原野上奔走,秋风满怀,便觉天地之寥廓。“草枯霜鹘落晴空,”举目清秋,恙草接天但见一只苍鹰从晴空中直飞落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此二句极写天地之高旷,便见出词人之“凭虚怅望”。于是由景生情,写出下句:“销魂都在夕阳中。”歇拍极精辟,将情与景、人与宇宙融为一境。境界随夕阳之无极而无限展开,忧伤亦随夕阳之无极而生生无已。有夕阳处有忧伤。忧伤冉冉弥漫于此夕阳无极之境界中。原来上二句所写天地之高旷,竟似容不下词人无限之惆怅。“销魂都在夕阳中”,可媲美于周邦彦《兰陵王》名句“斜阳冉冉春无极”。词人究竟为何销魂如此?“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歇拍意脉已引发下片。起到上勾下连,承前启后的作用。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过片二句对偶,写想象中之情人对己的刻骨相思。上句想象伊人忧伤欲老。四弦指琵琶,周邦彦《浣溪沙》云:“琵琶拨尽四弦悲。”合肥女子妙解音律,故白石词多次写到其所用乐器。如《解连环》云:“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伊人满怀幽怨沉恨,倾注进琵琶之声,琵琶之声可以怨,但不能真个解恨。在声声怨恨中,伊人亦红颜渐老。白石当年三十二岁,合肥情侣年龄谅在三十以下,何至言老?“思君令人老”《古诗十九首》,故老之一字,下得沉重。不仅写出合肥情侣对自己相思成疾,亦写出自己对合肥情侣相知之深。不仅如此。白石合肥情遇之深亦于此句见出。合肥情侣与白石皆妙擅音乐,乃是知音。可见其爱情之内蕴原是极高雅亦极深厚。善于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从对方的角度来刻画双方的情深意重和相思之苦,是白石情词的一个特色。如“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鹧鸪天》),“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莎行》)。以及此词这两句。下句写伊人梦中相觅之苦。山长水阔,天遥地远,伊人纵然梦飞千驿,也难寻到自己倾诉衷情啊。词情仿佛晏小山《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如此惨淡之句,竟成为爱情悲剧之预谶。白石与合肥情侣含恨终身,当非偶然。梦中亦意难平,人生必多恨事。重逢难,梦中相逢亦难。词人不禁从肺腑中发出万千感慨和无限遗恨:“当时何似莫匆匆。”痛恨当时与情侣匆匆分别,而此时天各一方,重逢难期,无限深悲巨痛,化于一句之中。实则当日之别,必有不得已之缘故。此时之追悔,便属无可奈何,这是白石一生的一大恨事。结句与晏殊《踏莎行》“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相若。

  全词整体构思颇见白石特色。序与词,上、下片,皆笔无虚设,一脉关联,而又层层翻进,实为浑然一体。序中极写游赏之适意,既引起词中无可排解的忧伤,又反衬忧伤之沉重。上片极写天地之高旷、夕阳之无极,实为下片所写相思之深远、伤心之无限造境。纵观全幅,序作引发之势,上片呈外向张势,下片呈内向敛势,虽是小令之作,亦极变化开阖之能事,此是尺小兴波之一法。

  此词是白石怀人系列词之序曲。白石怀人词始于此年,终于四十三岁时所作之两首《鹧鸪天》,中间经历之十余年历程,这是人生最可宝贵的一段经历,成为白石创作歌词的深厚的情感源泉;白石所作之情词,俱深沉幽邃,寄意深微。在宋代文学史上,白石怀念合肥女子之系列词,与于湖怀念李氏之系列词、放翁怀念唐琬之系列诗,先后辉映。这些作品俱是至情至性之人所留之性情之作,是不会过时的。

翻译

注释
(1)媭(xū):楚人称姊为媭,此处即指姐姐。
(2)沔(miǎn):沔州,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古属楚国。
(3)山阳:村名,山南为阳,在九真山(汉阳西南)之南,故名。
(4)白湖:一名太白湖,在汉阳之西。
(5)云梦:即云梦泽,古薮泽名,今洞庭湖亦在其水域内。这里代指湖泊群。
(6)浸:浸淫弥漫。
(7)衰草:秋冬衰败枯萎的草。衰草入云,形容衰草延伸至地平线,与天边云相接。
(8)丙午:即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
(9)安甥:作者一个名安的外甥。
(10)罝(jiē):捕兽的网。这里作动词用,以网捕兔。
(11)簺(sài):用竹木编制的栅栏,一种用来拦水捕鱼的工具。
(12)自适其适:自得其乐。自己感受这种安逸闲适的生活。前一“适”作动词,“以……为闲适”;后一“适”作名词,指安闲适意的生活。
(13)虚:同“墟”,大丘,大土山。凭虚,犹言凌空、对望蓝天,一说站立在空旷之处。
(14)著酒:被酒,喝了酒的意思。行行:不停的行走。
(15)袂(mèi):衣袖。
(16)鹘(hú):一种鸷鸟,一说即隼。霜鹘,即秋天下霜后的这种猛禽。
(17)销魂:形容忧伤愁苦的样子。一说指离别感伤。用 江淹 《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语。都在,一说作“多在”。
(18)四弦:指琵琶。梁简文帝《生别离》:“别离四弦声,相思双笛引。”此用其意,指离别的思念。
(19)驿:驿站,古代传递邮件的公干人员往来住宿之所。千驿,形容路远。
(20)何似:如何,不如。
白话译文
带着微醉的酒意漫步,衣袖灌满迎面的清风。原野上秋草一片枯黄,捕食的鹰隼飞落晴空。离别的黯然销魂,大都由于站在夕阳之中。
怨恨陷入离别的思念,人就要变得衰老;梦中到千百个驿站寻觅,心意就很难相通。当初分离的时候,不如不要急急匆匆。

姜夔简介

生平

  • 出生地:饶州鄱阳
  • 出生时间:1154年
  • 逝世时间:1221年

背景信息

  • 民族:汉人

主要作品

《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

主要成就

诗词文章,书法音乐无不精善

百科介绍

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1]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姜夔

姜夔的诗词

玉梅令

[宋代]

石湖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苑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

疏影

[宋代]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代]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扬州慢

[宋代]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代]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

琵琶仙

[宋代]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

暗香·旧时月色

[宋代]

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

杏花天影

[宋代]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月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

长亭怨慢·渐吹尽

[宋代]

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_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渐吹尽、...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宋代]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江梅引/江城梅花引

[宋代]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

一萼红

[宋代]

丙午人日,予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