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西园清夜片尘无。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谁昭华吹古调,散花便满衣裾。只疑幽梦在清都。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注释赏析
注释
①藉草:以草荐地而坐。
②玉扶疏:指梅枝舒展。
③:用手按捺。昭华:即玉管。古调:指笛曲《梅花落》。一本作“古怨”。
④清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赏析
此词借赏梅抒写爱国情怀。上片写月夜对酒赏梅,是实景。下片写忽听《梅花落》,不禁梦绕清都,是虚景。张孝祥词以雄奇奔放称,风格近苏轼。但此词却清幽含蓄,虽婉约名家亦不能过;而寄意收复中原,情真调高。
翻译
【注释】
①藉草:以草荐地而坐。
②玉扶疏:指梅枝舒展。
③擫:用手按捺。
④昭华:即玉管。
⑤古调:指笛曲《梅花落》。
⑥清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评解】
此词借赏梅抒写爱国情怀。上片写月夜对酒赏梅,是实景。下片写忽听《梅花落》,
不禁梦绕清都,是虚景。 张孝祥词以雄奇奔放称,风格近 苏轼。但此词却清幽含蓄,虽
婉约名家亦不能过;而寄意收复中原,情真调高。
①藉草:以草荐地而坐。
②玉扶疏:指梅枝舒展。
③擫:用手按捺。
④昭华:即玉管。
⑤古调:指笛曲《梅花落》。
⑥清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评解】
此词借赏梅抒写爱国情怀。上片写月夜对酒赏梅,是实景。下片写忽听《梅花落》,
不禁梦绕清都,是虚景。 张孝祥词以雄奇奔放称,风格近 苏轼。但此词却清幽含蓄,虽
婉约名家亦不能过;而寄意收复中原,情真调高。